
馍是哪里的方言?
馒头在有些地区叫馍馍[mómó]。例如山东、北京、河北、东北三省等地。这里的馍馍不单只光滑软弹的白馒头,还有些地区管花卷也叫馒头。普通话发音的时候总喜欢将第二字念成没声调的,其实第二个馍那是得读出来的。这里说的仅仅是普通话,地方方言就比较有特色了。比如山东的戗面馍馍就是戗面馒头的意思。馒头的做法很难,就连地道的北方人,估计有一多半人都不会做。主要是整个过程实在是太难了。掌控不好,蒸好的馒头就会变成死面的,很硬,难以下咽。
“馍”是陕西方言,或者说是我国北方方言,主要流行范围在陕西、东北等地区。“馍”是小麦粉经过发酵后,蒸煮的一种面食,普通话里叫着“馒头”。当然,除了面粉做馍,也有玉米馍、高粱馍等等。例句:陕西人早餐最喜欢的就是吃馍馍,一般是小米粥配馍馍,现在有的人是羊杂汤配馍馍。
西安肉夹馍馍香肉酥、软烂醇香、肥而不腻,普通人家怎么做?
自己不会打馍的话,可以买几个白吉饼,放到烤箱里。再买些猪后腿肉,洗净焯水打掉浮漠,然后放到冷水里,再放从超市里买的炖肉料,再加葱段生姜,到点生抽上色,加点料酒和冰糖!先用大火烧半个小时,再小火烧一个小时!肉出锅后用刀剁碎,从烤箱取出热饼,加到里面即可!
我今年暑假到过西安,知道当地的肉夹馍和北京的差异。其实对于肉和配菜,两地差别不大,关键是馍。北京是按烧饼的方法做的,所以硬,艮,凉。
如果馍不讲究现做现吃,就会严重影响口味。
肉夹馍,就是把肉夹在馍里。
首先,这个馍其实是一种饼,没来西安之前我还真没想到这也能叫馍。百度百科里,馍是把面粉加水调匀,发酵后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多为半球形。南方称“馒头”,北方根据不同地域有“馒头”、“馍”、“馍馍”等多个名称。肉夹馍用的白吉馍是一种发面饼。借一张图片说明
还有老潼关肉夹馍,馍比较硬,好像还一圈一圈的。
再说肉,主流是腊汁肉,其他还有臊子(酸的,味道同臊子面)、牛肉等。
肉夹馍根据夹肉的多少和肥瘦程度分普通、优质、肥瘦、纯瘦等,如果没有特殊喜好,其实肥瘦的应该更好吃。
在西安生活了几十年,吃过很多肉夹馍,还真从来没想过自己做。问了周围人,大家也很惊奇,说人家都是有秘方的吧。!但是,居然听说有一家是自己做的!重点是:
买的白吉馍,自己做肉!
所以我想,肉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整,馍可能需要特殊的工具和炉灶吧。虽然普通人家也能用电饼铛做出样子来,就不知有没有那个功力做出那个味了😂😂。
腊汁肉夹馍;在街里买别人做好的白吉馍也就是烧饼,回家自己炖卤肉搭配。 食材;700克五花肉,白吉馍,大葱,干辣椒段,2个八角,香叶适量,2个草果桂皮适量,豆蔻,花椒粒,茴香,生姜,老抽,盐,白糖,食用油适量。 做法;
洗净生姜切片。大葱划开,切段。备好一碗清水,将五花肉放入其中,淋上适量的料酒,拌匀,浸泡30分钟去除腥味。热锅注入适量的清水,倒入白糖。炒至糖色变成深红色。注入适量的清水,倒入草果、桂皮、八角、豆蔻、茴香、花椒粒、干辣椒、姜片、大葱段拌匀。加入老抽、盐,拌匀,煮至沸腾。将煮好的卤水盛入备好的锅中。把浸泡好的五花肉倒入卤水中,拌匀。加盖,大火煮开,转小火卤煮60分钟。将煮好的五花肉取出放入碗中,淋上卤汁待用。将五花肉切片,切条,改切成碎。在白吉馍侧面切上一道口子将适量的熟五花肉放入白吉馍中。将做好的肉夹馍放在备好的盘中即可。
宫门口的馒头的由来?
馒头的起源来自三国时代,当时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于是诸葛亮亲自带兵去征伐孟获。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泸水有毒。
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泸水的河神。
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但为了鼓舞士气,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军中带的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