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明星开的店中,哪家味道比较好、性价比高?
明星嘛,走南闯北,见的多了吃的广了,难免想把这些分享出来,于是乎开餐馆成了最好的选择。既能赚钱又能自己享受,一箭双雕啊。
今天漫谈北京(微博:京城奇珍异物志)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北京明星开的店里,哪家味道还不错。
目前试吃最好吃的当属邓家佳的火锅店。性价比也是很高,忍不住还是会想去吃。
明星投资人:邓家佳
店名:HI辣火锅
奔着小姨妈的名声去的,很适合朋友聚会。一直是家红红火火的火锅店,经常会等位。每个桌旁都有充电设备真是十分贴心,香油调的非常好吃,比自己调要好,辣味适中,蘸料味正,实惠量足,每份肉都是满满大盘,麻辣牛肉一如既往好吃,看着辣实际吃起来微辣带甜,肉嫩易嚼,爱上了他家的酥肉,个人觉得是明星火锅店里排在前一名的。
现在也有好几家分店了,还记得最早去的是香饵胡同里的,一幢小楼静静立于砖墙青瓦的老北京小胡同中。算是很低调的明星店了,店内没有一点明星的装饰,更多的是满满的辣椒香。Hi辣不是白叫的,底料和菜品是辣味是真的很足。
舞心拉面
北京作为能吃到各路美食的地方,也是明星云集开店的好选择,但是说实话能撑过2年还没关张的就算很厉害了,明星开的店是关了一家又一家的,当时开业时候的噱头和宣传搞的声势浩大,最后却落得个萧条收场,也是让人唏嘘不已。
毕竟现在的食客跟看客一样,都不是仅着大IP,所谓的明星光环就能糊弄过去的,群众的味蕾是很挑剔的。从现存的还在营业的明星开的餐厅扒拉扒拉,还有些能吃吧。
一直很稀罕这家店的名字呢,演员姜武和安琥合开的一家西餐厅,两人名字的字抽出来一组合怎么就那么好听呢?餐厅整体的风格都是事安琥根据自家设计的,开业之后受到各种明星大咖的支持。因为餐厅在工体***去,所以既是餐厅又是酒吧。虽然是明星餐厅,但是服务还真不错,菜品也很丰富,泛亚太创新菜,海鲜和肉类都有。海鲜芝士焗饭很不错,价格略贵。
地址:工体西路8号楼二层(近Coco Banana)
人均:350元
邓家佳开的这家店已经四年多了,现在可以算是小有名气了。每次来必点hi辣鱼,满满辣椒包裹的鱼片,鱼肉除了一两根大刺几乎没有刺,别看看上去特别辣,其实涮完后口感很不错,完全是可以接受的辣度,鱼肉嫩而且香。牛肉是特别赞,嫩滑的很,自己就能吃光一大盘。
地址:朝阳北路101号朝阳大悦城7层
人均:150元
天津正宗耳朵眼炸糕总店地址?
答:天津耳朵眼炸糕总店原来在河北大街南运河南路交口(河北大街西侧),已经拆了没了,现在临时在对过(河北大街南运河南路交口河北大街东侧)。
天津三绝食品之一,清真美食,用糯米作皮面,红小豆、赤白砂糖炒制成馅,以香油炸制而成。成品外型呈扁球状,淡金***,馅心黑红细腻,是津门特产。
耳朵眼炸糕(Erduoyan fried rice cake)的生产有百余年历史,清光绪年间,创始人“炸糕刘”刘万春以卖炸糕谋生,
该店铺选址北门外窄小的耳朵眼胡同出口处,被食客戏称为耳朵眼炸糕。1957年该店加入公私的合营,78年经市饮食公司定名为“耳朵眼炸糕店”。
耳朵眼炸糕选用江米,加工面酱用赤小豆,白糖经传统工艺制馅,指定油类炸制,成品外皮金黄、酥脆不艮。耳朵眼炸糕自一九八三年以来被市***、市商委、市烹协、市饮食公司评为“优质食品全鼎奖”,一九九四年第五届亚太博览会获金牌,一九九七年十二月被中国烹协认定为“中华名小吃”。耳朵眼炸糕与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被市商委和烹协命名为"天津三绝食品"。
北京的米其林星级餐厅有哪些?
全世界范围里,都以米其林餐厅的菜品最为受吃货的推崇。可惜的是,北京其实并没有米其林餐厅,但是还是有一些餐厅从环境,厨师,品质等各方面都接近米其林水平,从而被大家戏称为准米其林餐厅,这样的餐厅基本都是米其林星级大厨在北京开的餐厅,或者是在其他国家开过米其林餐厅,而在北京开的姊妹店。
餐厅的主厨挺有来头的,米其林二星餐厅的。食物食材很不错,而且摆盘十分精致,像一件件艺术品的感觉。面包像莲花造型的很别致也好吃,牛排也不错。服务上也是热情贴心。
地址:紫竹院路29号香格里拉饭店新阁1层
1994年的时候,纽约开了第一家NOBU餐厅,受到很多明星的喜欢。现在已经在全球25个城市有了分店,有六家有米其林星级,餐厅主打的是新派的日式料理。鹅肝寿司和和牛感觉都不错,值得尝尝。
地址:建国路85号1楼
餐厅的环境相当的不错,优雅中不失复古,有轻柔的音乐飘散其间。米其林三星大厨坐镇,可以坐在床边看人来人往,也可以和知己好友享受一段曼妙的时光。金枪鱼沙拉和龙虾面都十分好吃,让人有入口惊艳的感觉。
目前米其林指南评写的中国大陆地区餐厅仅为上海地区,北京还没有米其林评写的餐厅。但北京还是有一些环境和味道都很好的餐厅值得推荐,特别是恰逢一些值得纪念的日子,或者和很重要的人吃饭(比如梦寐以求的投资人想和你聊聊创业项目)。
今天只推荐一家,就是TRB(Temple Restaurant Beijing),坐落于北沙滩北街23的智珠寺内。寺庙有600多年的历史,关于这座寺庙与餐厅的渊源这里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曾在2012年作为亚太地区古迹保护的典范,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这也是北京的建筑首次获此殊荣。
TRB 经营的是法餐,非常有情调,桌位间距设计得很巧妙,既不会有因为间距过大导致的距离感,也不会因为间距太小而担心旁桌听到你们的谈话,加之上菜工序复杂,从头吃到尾需要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所以也不会发生话没说完但菜吃完了的尴尬,是一个非常适合边吃边聊的好地方。
同时精心的设计,也使得现代雕塑与古木灰砖、雕梁斗拱之间有了有趣的连结,仿佛互不干扰又好像交相辉映,这古色古韵的寺庙也好像有了新的活力,又将活力融入到了每一道菜品里。如有机会,要来这里尝一尝,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更能体会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和谐与宁静。
米其林星级推荐餐厅在全世界有很多,但在中国,只是在2016年才在上海第一次做出尝试,全国其它地方尚未开始,有消息说今年年底米其林有可能会在北京进行餐厅评测,希望是真的,但就现在而言,北京还没有米其林餐厅。现在宣传的所谓“米其林餐厅”大概有两类,一种是该餐厅在海外的分店属于当地的米其林星级餐厅,一种是该餐厅的大厨曾在海外的米其林星级餐厅中担任过厨师甚至主厨。
咱们先看第一类,比如专做北京官府菜的厉家菜,在东京的分店就曾经被列入过米其林一星的推荐榜,再比如专做粤菜的利苑,在香港和上海的店都被列入了米其林一星的推荐榜。第二类主要集中在西餐厅,比如金融街的意味轩,据他们说他们家主厨是从海外的米其林三星餐厅挖来的,再比如AZUR聚餐厅,据他们说他们后厨中有多位大厨都曾在海外的米其林餐厅工作,在很多美食圈中也一直传说他们家最接近海外西餐对米其林的标准。
不过,我要说的是,就这些所谓与米其林有关的餐厅有好有坏,而且就中国而言,米其林的标准还不那么值得信任。第一种,比如利苑,在香港和上海的店明显要比北京的水平高,起码我吃到的是这样,乳鸽做的太干,没有汁水,瑶柱炒豆芽里的瑶柱也太少了,如果这是几十块钱的菜,我也就不说什么了,菜价上百,我竟然没见到一块整的瑶柱,有些过份了。第二种,米其林评测的老外们貌似对于中餐的理解还不到位,像去年他们在上海推荐的餐厅,有些就很不够水平,在本号的《吐槽:拔草上海米其林餐厅,真懂中国吃吗?》一文中有详细论述。所以,我觉得在北京,与米其林相关的餐厅,还是西餐厅相对靠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