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平津沦陷是什么***?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29—30日,华北重镇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为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从东北、朝鲜抽调关东军第一、第十一旅团和第十二师团,从日本国内派出坂坦第五师团,赶赴华北,加强中国驻屯军。至1937年7月16日,日在华北兵力已达5个师团。
日军在大批新增援军到达后,即于7月下旬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26日,日军攻占廊坊。28日,日军向北平近郊南苑、北苑、西苑发动总攻击。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同日本侵略者英勇作战,但未能挡住日军的猛烈攻势。副军长佟麟阁和师长赵登禹殉国。
29日,北平被日军占领。同日,天津守军第三十八师一部同日本驻屯军展开了激战。30日,日军从大沽口增兵天津。中国守军奉命撤出战斗,天津遂为日军占领。平津失陷后,日军即向华北大举进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平津沦陷。南开大学直接被日军的炮火炸为废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停止办学。三所大学决定合并南迁,先是迁到长沙,组成长沙联合大学。没想到,长沙也很快要沦陷,于是进一步从长沙西迁到更加偏僻的云南,1938年4月,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成立。
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发动了第二次***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自此开始了大规模的掠夺行为,面对遍地都是的宝物,真是恨不得全部搬回国家,只能尽力掠夺,拿不动的也不舍得丢下,就放火烧掉。
英法联***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熄不灭。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和园中珍藏的中外罕见的艺术宝藏,都在大火中被付之一炬。
那三天,圆明园大火产生的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
与此同时,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英军烧毁安佑宫时,被锁在宫中的300多太监、宫女、工匠都被活活烧死。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八国联军入侵,满清国变,被洋人占领的清朝京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1900年,中国的庚子年,在大清朝的首都北京,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儿,这一年八国联军竟然从海上突入天津,廊坊,在八里桥干了一仗后,竟然直接打入了帝国的心脏-北京。而且,那个时代虽然是清代,但是由于人类已经发明了照相技术,所以当时的情况被一些联军的随军记者摄影师给拍摄了下来,没想到竟然留存到了现在,成为了了解那一段历史的珍贵史料。
从上面的两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弥漫在一片黑烟之中,这个情景是发生在八国联军攻城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城内的建筑物冒着浓烟,显然是被大炮的炮弹所击中而燃烧,而第二张照片更加惨烈,北京城的城门楼子竟然被大炮轰掉了一半,这是在任何清宫剧中都不会见到的血淋淋的战争现场。
而这第三种老照片更是令人瞠目,去过的故宫的朋友应该都能认出来,北京的宫殿正是故宫的午门,这在清朝已经是***禁地了,而在午门前面的广场之上,打入的八国联军竟然在这里搭起了帐篷,显然是准备在这里宿营了,帝国最核心的心脏被联军攻占,这个时候的大清统治者慈禧其实早就跑路了,她已经西狩的名义一杆子跑到了西安,而北京这个烂摊子交给李鸿章,后来通过李的谈判,八国联军和清国达成了一系列条约,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而大清朝距离灭亡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