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主坟是什么?
公主坟位于复兴门外,现有公主坟立交桥和北京地铁公主坟站。历史上称王佐村,清末改称苑家村,日伪时期改称公主坟。
公主坟这个地方原有清朝清仁宗嘉庆皇帝的两个公主的陵墓。文物部门就对公主坟进行了考古挖掘,并参考历史资料考证,证实这里因过去葬有清仁宗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而得名。
北京公主坟为啥不拆?
当时北京地铁一号线就在公主坟施工,在修建公主坟站时,的确挖出了古墓,而且还挖出来两口棺椁,一时间这两个墓主人的身份成为了焦点!
后来专家经过墓志铭和一些史料记载,得知这两位公主是嘉庆皇帝的两个女儿,一位是和硕公主,另一位是庄静固伦公主,这两位公主都是因病早逝,一位28岁,另一位也才31岁而已!
至于这两位公主为何没有葬入皇陵,专家也给出了答案,按照清朝留下来的规矩,已嫁出去的公主是不能葬入皇陵的,并且两位公主都是皇室正统,身份贵重,所以在他们去世后才独立成坟的!
北京公主坟埋葬的到底是哪位女子?埋葬的真的是公主吗?你怎么看?
北京人乃至到过北京的人,大都知道在北京长安街延长线复兴路与西三环交汇处有个名叫公主的地方。其实,数年来,北京地区埋葬历代公主数以百计,形成公主坟村的何止数十。但因年代久远,大多数公主地早已灭无痕,就是公主坟村,也所剩无几了,那么,这处公主坟埋葬的是否真是公主,又是清朝哪位公主呢?围绕这个疑问,引起了众多猜测和评说。
一种流传广泛的观点认为公主坟里埋葬的是清朝唯一的汉族公主孔四贞,孔四贞并不是满族正宗公主,孔四贞被赐封为公主跟她战功显赫的父亲有关。
孔四贞的父亲孔有德原是明朝将领,在清军入关前就已经投降清廷。他率领清军从长城打到长江,从华北平原攻到云贵高原,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顺治元年,攻南京,取江阴;顺治五年,战贵州,征广西,抓获明朝宗室荣王。顺治六年,封“定南王”。顺治九年,在广西柱林与李定国所部征战,战败自尽。其女孔四贞辗转回到北京。顺治十一年,孔有德的灵柩自广西经北京运往东京安葬。顺治帝不但将孔有德安葬在京城,还以“定南武状王孔有德建功颇多,以身殉难,特赐其女食禄,视和硕格格。由此,孔四贞这位汉家女成了清朝的公主。
这种说法流传已久,但是在1965年北京进行城市建设时,得到了否定。
当年,北京修建一号地铁时,这处“公主坟墓园是必经之地。***物部门挖掘考证,该墓埋葬的并不是清朝唯一的汉族公主孔四贞,而是清代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即嘉庆的三女儿庄敬和硕公主与四女儿庄静固伦公主。也就是说,位于北京长安街延长线复兴路与西三环交汇处的这处最有名的北京公主坟里葬的就是清朝真公主。
由于清***建立者是满族,清朝的公主名称也与汉族不同。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贝勒的女儿均称“格格”,无定制。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开始仿效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固伦”满语意为天下、国家、尊贵、高雅;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和硕”,满语,意为一方。“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考古学者发现,公主坟东边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
庄敬和硕公主,嘉庆帝第三女,母嘉亲王侧妃刘佳氏,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十七日生嘉庆大年十一月嫁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索特纳木多布济,受封庄和硕公主。嘉庆十六年三月十二日去世,年31岁。她没有为文生下儿女,过继了一个养子,就是后来著名的一代豪杰僧格林亲王。
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庄静固伦公主为嘉庆第四女,为孝睿皇后喜塔腊所生,生于乾隆四十九年七月九日。嘉庆七年封为庄静固伦公主,她于嘉庆七年下嫁蒙古族土默特部的玛尼巴达喇郡王嘉庆十六年五月卒,年28岁。两位公主均死于嘉庆十六年,前后相距仅两个月,因此葬在了一起。据《文史资料选辑》、《北京名胜古迹辞典》记载,***物部门考古挖掘发现,该墓虽被人盗过,但墓穴内仍存有蒙古刀、兵器、珠宝、丝绸、怀表(清代中期才有怀表产品等。历史文物证实,这里埋葬的正是庄敬与庄静两位真公主,而不是赐封的汉族公主孔四。至于孔四贞的墓地到底在哪里呢?这仍是个谜。如今,公主早已没有纹墓,到处都是现代都市的气息,叫卖声汽车声、建筑声压倒一切。这里的名字属于历史,或许这也是老北京尊重过去,保留文化底蕴的独特形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