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老北京人,有谁还能吃着爆肚和王致和臭豆腐,还喝豆汁?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是生活在北京的老北京人,也没有这么吃的呀。其实我明白,题主的意思是想说,北京人怎么那么奇怪呢?怎么那么重口味呢?我在这想跟大家声明一点。北京人没有这么重口味,吃东西没有这么狼虎。那都是没有到过北京的人臆想中的形象。
我也明白,有很多人,尤其是南方的朋友,对北京的小吃嗤之以鼻,尤其是看着卤煮和炒肝儿,还有麻酱面的时候,都会皱着眉头说,太腻了,你们怎么吃得下。呵呵,是很腻,我们也知道。所以,我们也不是天天吃呀。说到这里的时候,有很多朋友是不是有一个误解。就是我们北京人天天都吃这些动物内脏。
其实是不对的。我们也是偶尔去吃一下。我们年轻人就吃得更少了。至于说到豆汁儿,如果不是老城区的北京人,人家也不喝。豆汁儿的受众,一个是上岁数的老北京人,一个是城区的老住户。所以,这个品种的小吃将来就会随着老人的老去而消失。因为越是正宗的豆汁儿越是卖的便宜,利润也低。新一代的传承人也懒得去经营。所以,豆汁儿这个小吃,不是您诟病不诟病的问题。是将来您想品尝也不见得有的问题。
说到口味重的问题,很多人还说,北京人吃的包子都是猪肉大葱馅儿的。还必须要吃蒜。是的,您听到的是没错的。可是,您知道吗?那猪肉大葱的小包子是天津的风味,狗不理的吃法。我们北京人只不过是觉得这天津的包子很好,就寻常了一下而已。您怎么不说浙江的小笼包呢,在北京,一般也是猪肉大葱馅儿的呀。恰恰我们北京的家里包的包子都是素的。我们爱吃韭菜鸡蛋的,爱吃猪肉豆角的,还爱吃猪肉茴香的。
再说臭豆腐。我们北京王致和的臭豆腐和南方那种炸着吃的臭豆腐有本质上的区别。我们吃臭豆腐是怎么吃呢?一般是吃窝头的时候,对,是窝头。就是现在生活好了,也是偶尔要吃一次窝头。吃窝头的时候,抹着臭豆腐吃。还要就着我们北京特有的一种咸菜,黄豆炒雪里蕻。那味道,只有吃过的才知道。
像我们一直从事餐饮行业很多年了,尝得百味,可以说从不挑食了,但是见了色泽灰绿,醇厚,酸馊且微甜的老北京豆汁也要退避三舍,实在接受不了,极像泔水的味道,有时真的想不通,为什么好好的豆浆一定要给它发酵发馊呢?但是看了老北京人就着咸菜丝、炸的脆脆的焦圈或烧饼吃的那叫一个香,那么享受的样子,我们又感觉挺羡慕的。可以说豆汁简直是爱之者爱死,恨之者恨死的一种饮食。可能源于地方饮食文化不同的原因。毕竟老北京人从小喝到大了。我们没接受过,一旦接受了也是很好的,接受不了就是接受不了。
老北京豆汁儿。
但是像炒肝儿,卤煮,爆肚真的还是很有食欲的。吃的很习惯。平时也会自己做着吃。
炒肝儿卤煮
爆肚
另外王致和的臭豆腐也是能接受的。虽然他闻着臭,但是吃起来是真的香。感觉挺矛盾的,可以说臭到极点,香至骨髓啊。特别是搭配上馒头就着大葱简直完美。
王致和臭豆腐
分享美食尽在《美食燴》,《美食燴》让美食更简单。每天分享酒店特色菜,敬请关注点赞转发。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美食燴
北京有哪些好吃的陕西美食?
据说回答问题给奖金,作为吃货,便宜还是要占的,关键是我太有发言权了。
首先要肯定的是,当今社会,任何地方美食都已经不再封闭,更何况陕西美食。
亲身经历的北京的陕西美食。
肉夹馍凉皮做的不错的。安宁庄附近的秦味三宝,和平里公园门口的陕西风味小馆,史记醋汁肉夹膜,西城区的陕香居,大望路大成国际大厦的秦晋风味,交道口的馍王。
以陕西菜出名的。第一当属秦门,经常去的。还有苏州街的西香记,崇光百货店的西北偏北,尚都soho的老西安味工坊,西坝河陕味居,东四大西安食府,大望路莫高窟酒楼等等。
面食做的不错的有南新仓胡同的西安村面馆,北洼路陕西面馆,雍和宫的西安岐山面,虎坊桥陕榆人家,刘家窑的陕西油泼面,紫竹桥老陕家等
羊肉泡做的不错的有双榆树的秦鸿食府,老陕家,陕味坊,秦丰园,羊汤李,秦晋老汤羊肉等
以上的店绝大数都去过,有的是朋友已经推荐,马上就要去的😂,保证不是广告,真实评价。
你对北京人和北京美食的印象是怎样的?
北京人大气,包容,不排外(看对什么人,小偷小摸、好吃懒做、祸害北京的我们不欢迎)。如果我说的您不信,欢迎来北京体验。
至于小吃其实有很多。豆汁儿、胶圈、麻豆腐、驴打滚儿、炸灌肠、炒肝、卤煮等等。很多外地朋友来北京感觉不习惯,不好吃。其实这就是地域文化的差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欢迎您来这儿品尝。觉得不好吃,那您就多参观景点儿,。不过分的说,光是故宫要想了解透彻,看明白,您带着干粮在里边儿呆一个月也未必搞明白😊。
关于北京人,我特别喜欢和他们聊天。他们说话都贼姬儿好听,语气和神态。
关于北京美食呢,说几个印象深刻的。
护国寺街的富华斋饽饽铺
我喜欢那的点心。
这里的点心沿用满族古法手工制作,
虽不及稻香村声名远播,
但极富特色,是我常去的打卡地。
北京小吃美食我吃过几种、接下来我说说吃过以后的真实感受
1,炸酱面是老北京的特色小吃,在夏季,吃起来应该非常爽口。可是,我吃过的炸酱面却令我有点小失落,味道寡淡,而且有点油大,那个酱感觉还没有平常自己做的好吃。关键是吃的还是老字号的炸酱面。网上夸他家炸酱面好吃的文章可谓是多如牛毛。正是因为被多次安利,才在一次饭局的时候,专门选择了去他家。
2,炸灌肠
一般的北京老字号店里都会有这道小吃,也吃过不止一次。第一次吃的时候,感觉这个小吃几乎咬不动,也没什么味道,跟各种香肠比,味道差的不是一个量级。
当时以为可能是第一次吃的时候做的不好,就又换了家店吃了第二次,结果味道跟第一家店没啥区别。这样看来,这道小吃也不用推荐了。
3,卤煮
北京有好几家百年卤煮,每到饭点儿人还挺多。为了尝尝这卤煮到底咋样?专门去吃了一家老字号小吃店。这家卤煮店价格亲民,分量也足。一家三口就一人来了一大碗。端上来之后,一口吃下去,味道不错,肥肠好吃,汤也有味儿,饼也实在。但是,再多吃点,就感觉有些腻了,终于还是没有吃完。想着,下次应该不会再来吃了
4,双皮奶酪
这是个甜口儿的小吃,在南锣鼓巷很多小店都有卖,而且还有一个有名的连锁店,就是以这个为主打产品。看一些老北京人都说特怀念小时候吃的这个小吃。这个小吃总算停好吃,甜而不腻,爽口顺滑,吃了第一次之后,还想吃第二次。
但是,吃这个小吃,有一点必须提醒,就是不要搅碎了吃,搅碎后再吃,完全就不是原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