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觉很多韩国女性在北京定居? 她们靠什么生活?
我可以将她们进行分类:
1.北京学校和培训学校很多,应该有不少学校有韩语专业,她们中有些人就在高校或者培训学校任外教,教中国人学习韩语;当然还有可能在任外教的过程中,她们和国人接触,然后互生情素,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个时候身份转变成中国准媳妇或者媳妇。
2.北京是国际大都市,有很多韩企设立子公司,分公司或者办事处,需要从韩国派人过来开展业务,有一类人就是这些;
3.同样,中国国内也有很多公司和韩国有贸易往来,这些公司需要招一些韩国人来进行工作;
4.大学里的留学生,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为我国魅力折服,十分向往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包括很多韩国女孩子纷纷选择来中国留学;
5.还有一类短期的,就是去北京旅游,北京历史名城,文化古都,祖国心脏,吸引了无数韩国女孩子趋之若鹜。
在北京定居的韩国人不少,大概十万人左右(08-09年最高峰一度达到20万),主要集中在两大块地方:东北角望京这边,主要是韩企员工、经商人员及其家属;西北角海淀这边,主要是韩国留学生。
女性除了做生意、上班和读书,有没有搞其他营生的,就不知道了。
至少面上没太听说,我认识几位韩国留学生还是不错的,总体也还比较传统。
不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管哪国人群都有不正混的。
补充几句。我有个朋友在望京,2008前买了好几套房在望京,之后韩国人涌入都租出去给他们了。她说韩国女生在北京主要做这几类工作:
1)大企业派驻中国的职员。望京这边之前现代汽车及相关产业链的公司来人比较多(现代和北汽有合资公司)。
2)全职家庭主妇。老公过来工作的,或者孩子过来留学陪读的。
4)韩式美妆产品公司、医美整形机构的从业者。
5)韩式餐饮从业者,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那些烤肉店、参鸡汤店等等。
北京的韩国餐馆有好的推荐吗?
北京其实没有正宗的韩国餐馆。原因韩国的菜品在北京没有市场,或者说不怎么赚钱。越是正宗,就越没人去吃。比如三千里的烤肉,很久以来被很多人认为是韩国料理的代表之一,然而问过在韩国工作过的朋友才知道,韩国没有三千里,烤肉也只是极少吃饭的东西。不是因为韩国穷没有肉吃,而是他们的生活习绝对不敢端上来的。否则会让人笑话。惯就是一大桌因为要适合中国人口味而不断改良,已经没有子的各种泡菜为主。这在中国是不上席面的,只是在家吃饭时的小咸菜。又有紫菜包饭,和寿司没啥区别,小年轻偶尔尝个新鲜还可以,请客吃饭绝对不敢端上桌子,否则会让人笑话。朝鲜冷面算是一个北京人能够接受的食品,但为了适应中国人口味不断进行改良,现在已经没有原有的味道了。
北京的韩餐主要分布在望京和五道口,其中尤以望京最为集中和正宗。这其中我最偏爱两家,一家是水晶烤肉,另一家是偶巴尔坛。水晶烤肉可以说是韩餐里口味个人最喜欢的,这家店从五道口08年开业,到现在搬到望京,一直伴随着我的生活,从大学、工作、娶妻、生子,到现在基本上一月要去上至少三次。他家特别的是用水晶盘烤肉,无烟不爱糊,水晶厚五花肉、LA牛排、调味牛五花、牛条肉必点,赠送的南瓜羹家里的老人孩子每次都得喝几碗,区别于火炉火加牛奶的南瓜羹,这家的更接近韩国口味。偶巴尔坛主要是以烤牛肠牛肚为主,适合哥们一起喝酒聚会,他家有个蘸料,酸辣甜,配上牛肠,好吃。总的来说,韩餐只要肉好,蘸料地道,基本不会差到哪去,剩下的就看自己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