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地铁一号线首站是哪站?
答案是北京地铁1号线(东起朝阳区,四惠东站----西至石景山区,苹果园站)。
北京地铁1号线(以下简称“1号线”),是中国最早建设开通的地铁线路。1号线起初是为军事战略防备、防空而建的北京市地下铁道一期工程。
1969年10月1日开始封闭试运营,运行区段由北京站至古城站(原古城路站)。1981年9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该线西起石景山区苹果园站,东至朝阳区四惠东站,其大部分线路与长安街、复兴路、建国路、石景山路重合。全长31.04公里,设23座车站和2座车辆段,线路标识色为红色。1987年12月28日复兴门站折返线建成。1992年12月12日由复兴门站向东延至西单站。1999年9月28日,复八线天安门西站-四惠东站区间开通。2000年6月28日,西单站至天安门西站区间开通,复八线与原1号线实现贯通运营,成为了今天的北京地铁1号线。
2017年12月31日,北京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将会封站,进行为期三年的扩建改造,1号线列车在苹果园车站进行折返、古城站作为一号线临时终点
2019年,北京地铁1号线与北京地铁八通线将会贯通运营,运营区段从石景山苹果园到通州新城的环球影城公园。“八通线”这个名字将会成为历史。
地铁站有防空的功能吗?
有的。
1940年躲避空袭在地铁隧道中休息的伦敦民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14条就明确规定:“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设,应当兼顾人民防空需要。”这种情况在别的国家也同样适用,且历史已相当久远,如世界上最早完成地铁建设的英国伦敦(1863年开通伦敦大都会铁路),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就被广泛作为防空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伦敦居民为躲避德国轰炸,在地铁隧道中每晚都会有大批民众在其中进行休息,天亮后再出来工作。
另像冷战中修建的部分莫斯科地铁线路,其深度更是超过80米,且配备了厚重的隔离门及生命维持系统,还可充当核掩体使用,对于一般的防空是绰绰有余的。如上图的莫斯科地铁阿尔巴特站,在修建时就充分考虑了防空需求,其深度为41米,月台长达250米,在面临空袭威胁时,容纳数千民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此外,从武器装备的杀伤效果看,除非使用专用的钻地弹,否则对地下掩体的杀伤效果也是较为一般的。如上图就是几型钻地弹的穿深示意,其中较多使用的GBU-28钻地弹,重量约2.3吨,对钢筋混凝土的穿透能力约6米;图中最右方穿透能力达到60米的钻地弹则为GBU-57A/B,也就是所谓的“***之祖”,这种钻地弹的重量达到13.6吨,只能由B-52、B-2这种大型战略轰炸机进行投放,在使用上也是相对受限的。
中国的地铁修建岁一开始本来就是用于人防以及军事作用的。
当年修建北京地铁一号线开通的站点是从北京站到苹果园,实际上从苹果园儿往西面还有西高井以槐树岭两站,当时是作为秘密军事战备疏散站。北京地铁一号线的修建,据当年的总工程师回忆要求能抵抗500公斤空头***直接命中。
当年北京地铁一号线修建的背景是在冷战高峰时期,中国同时面对美国与苏联的核威胁。为了在首都北京进行全面的战争准备,在修建地铁一号线时要求能抵抗空头重磅***的空袭。同时在一天之内疏散五十~一百万左右北京市民去西山隐蔽所。
北京一号线为什么是红色的?
地铁是一项大工程,是任何一座城市梦寐以求的公共交通项目。在这座城市眼中,是很重要的项目。得用吉祥的颜色来标识,红色自然是首选的颜色。
北京是大陆第一座开通地铁的城市,其一号线标识颜色是红色,而北京附近的天津、石家庄两市地铁一号线都是红色。北京作为首都,其影响力也不局限于华北,东北也深受北京的影响,你会看到沈阳、哈尔滨、长春地铁1号线也以红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