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津跟北京人相比,哪个更能说?
- 天津有什么特色文化、历史?
- 在北京上班和在天津上班,是两种什么样的感觉?
- 天津主播白洋认为北京烤鸭不算美食,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 天津与沈阳,北方两大城市,论城市形象,谁更胜一筹?
天津跟北京人相比,哪个更能说?
两个地方都爱说,但风格不一样。北京人喜欢滔滔不绝、细致入微的描述,然后抒发自身感受为目的。天津人爱追求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去切中要害,以让对方信服为目的。
冯骥才曾经打过一个比方,过去交通警察都是坐在岗楼里指挥交通,一个大爷推自行车从岗楼下路过,由于车后架上绑着很多东西,几次片腿从后面上车都没上去。北京交警会说:“大爷呀,您这东西绑的也忒多了,跟驮个山似的,推着都颤颤悠悠的,还骑呢,我都替您捏把汗,回头上不去再摔着。您还是推着走吧。”大爷肯定也是回话:“您瞧可不是吗,家里家外一对东西,俩孩子光顾着玩什么也指不上他们,真摔了我就都傻眼了……”俩个人就这样会在岗楼旁聊上几分钟,然后其乐融融的各忙各的。而天津的警察会笑着跟大爷说:“大爷,咱练车换个地方呗,这不够宽敞”。而大爷也会怼一句:“老老实实的在你那壳里呆着吧”。然后继续各自的内容,但天津人斗嘴是从来不急眼也不记仇的,转天碰见还会互相打招呼,否则会被别人鄙视。
我是天津人,郊区,曾经在北京当兵,期间听说过一个笑话,北京四惠车站车上的售票员非常横,对乘客说三道四非常厉害,唯独开往天津的车上,售票员非常老实,一句话也不多说,因为乘客大多是天津的,她怕说不过。后来在天津滨海工作,单位逼挨着泰达足球场,一次北京国安和天津泰达踢球,赛前就发现好多武警和警察,因为拍球迷闹事,北京天津球迷历来不和,开场前赛场播报双方出战球员名单,每次播报天津球员厂内天津球迷就会在球员名字后面齐声呐喊“牛逼”,声音非常震撼,同样每次播报北京国安球员名字,全场球迷又会齐声呐喊“撒逼”,北京的球迷恐怕也有在场的,不知道作何感想,可乐死我了。
天津有什么特色文化、历史?
谢邀,我没去过天津,对天津不太了解。我知道的就只有两样:
第一,津门大侠霍元甲。
第二,天津狗不理包子。
不知道介绍这两样会不会跑题?霍元甲大家都知道,电视上放过。狗不理包子网上可以查到,据说已经炒作到上百块钱一笼了。有天津的朋友,可以留一下言。我就不拾人牙慧,班门弄斧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太极云飞扬,有问必答,有粉必回。
说真的我知道的不多,天津狗不理包子和天津***花算吗,还有天津是不是有南开大学,我只是听说本人去过,但是那时候很小,去那里打工,光在厂子里干活也出去看看,在天津一年都没出去玩,如果再有机会去,就要好好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地方,期待这一天快点到来。
天津卫的混混文化
混混平日无事可做,只想招灾惹祸,讨一顿打,借此成名。按他们的规矩,挨打不许还手,不准出声呼痛,这叫“卖味儿”。倘若忍不住,口中迸出“哎呀”两字,对方立时停手,这人便算“栽”了,从此赶出锅伙,丧失当混混的资格。
但破口大骂的不在此例。混混们有机会随同打架,都是本着“不肤挠不目逃”的精神,勇往直前,争取胜利。有人用刀剁来,应当袒胸相向;斧把来打,用头去迎,以示毫不畏惧;如果后退或用武器去搪(俗称“抓家伙”),虽然当时不会被训斥,以后也会被贱视,成为终身笑柄。
天津有什么特色文化和历史,像饮食,风俗,语言,曲艺,宗教信仰等属于文化范畴内的,五大道,古文化街,海河,意式风情街,天塔,天后宫,盘山杨柳青庄园,天津博物馆,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的炸糕等。举不胜举。
天津的历史悠久,有4000年历史。
天津是黄河目前的杰作,在宋、金之前,黄河都在天津入海。所以天津原来的位置是海洋,只是黄河母亲不辞辛劳,运来泥沙,冲积而成。
在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南、北运河交汇处,史称三会河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
唐朝开辟了芦台盐场,设置了宝坻盐仓。宋辽时,在武清设榷盐所,南宋、金国贞佑二年(1214年)设置直沽寨,是天津最早的名称,开始在今天的天后宫逐渐形成街道。
元时改直沽寨为海津镇,成为漕粮运输转运中心,设立大直沽盐运使司。
明时建文帝二年,燕王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在永乐二年十一月廿一(公元1404年12月23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
清时,顺治九年1652年,将天津卫,天津左卫右卫,三卫合并为天津卫。设立民政、盐运、税收、军事等建制。
1949年1月17日,天津全境解放。
天津的文化有,天津大鼓,天津快板。天津说书,天津相声等等。
在北京上班和在天津上班,是两种什么样的感觉?
随着交通便利化,这种状态越来越多,其实有了高铁,由北京市区腹地到天津的武清佛罗伦萨风情小镇仅仅十几分钟,而普通在北京市内上班的职员到四环或五环的家中也不只这么长时间。而且天津这座城市对北京来的客人非常友好,广泛接纳全国各地的朋友,许多北漂在天津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和落脚点。
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对于加速两个直辖市和河北人员的流动和服务均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依据。
最新报道,河北、北京、天津在日前已经实现了诸多医院化验单据的互认,这大大降低了三地人员到另外两地就医的总体费用。
从2016年以来天津大力推进的百万人才引进***,已经引入了大量的来自河北的优秀毕业生和诸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从滨海新区和津南区海河教育园新增购房者的登记中可以发现,来源于河北和各地的青年才俊日渐增多。而且在所在领域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北京上班和在天津上班,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个问题问的太笼统了。不同的人在北京,在天津上班感觉都会不一样。
北京人在纽约,有北京人在纽约的感觉,哪怕你是影视明星,与官二代,富二代在纽约的感觉都不一样。同样纽约人在北京工作,与大岗村的人在北京工作的感觉更是不一样。
北漂都是来自各地的不同人,他们有初来咋到时的迷茫,有蜗居在地下室里的孤独,有奔波中的忙碌,有在大碗面生黄瓜加矿泉水的加油。少数人的喜悦只是一个安居,但支持这种成功的,确实一辈子还不完的精神上的***。
天津人在北京工作,心情应该会不错,之所以选择持有京津高铁月票,是因为他们感觉在当打之年,跑跑路还是有利可图。可进可退没有后顾之忧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至于在天津上班的感觉,应该说都不错。因为太没想法的人,在天津呆不久就回老家了,太有想法的人高攀转战了北上广,剩下的就是感觉不错的了,有自知之明或者说是识时务者就会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良好感觉。
北京人在天津上班的感觉最高,因为没有两下子的北京人,是不可能到天津来上班,来的都不是一般人,特殊人到哪的的感觉都不会差,更何况是到隔壁视察。
只有极少数老天津人,他们感觉在天津工作很不随心,主要是工资低钱少。
我觉得感觉应该没有什么不同!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天津生活都是一样的,有时候我们很难说清楚哪里好,哪里更好,应该是各有千秋吧。
北京是首都,北京是国际化大都市,北京也是党中央***的所在地。在北京你可以感受到北京人的热情与好客;在北京你可以从上班族急促的脚步中感受到时代的紧迫感;在北京你可以融入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洪流中;在北京你可以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成就你的事业走向辉煌。
在天津也是同样如此,你可以从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老建筑上看到天津卫昨天的繁花似锦,漫步在穿行于天津城区的海河之畔,你可以仿佛听到解放桥上那激动人心胜利大会师的欢庆锣鼓声。今天的天津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可同日而语了。一座座现代化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还有那连接北京和天津的高速铁路让这两个亲密伙伴城市离得更近了。
天津的滨海新区集中了全世界众多的知名高科技企业在此落户,成为了天津的一张闪光名片。而天津这些年的教育、科技、医疗等各方面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今天的天津既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大都市,也是一个***向往的热门旅游城市。
无论在北京工作,还是在天津工作,你都会感到舒适,感到快乐,感到幸福无比!
在北京上班感觉节奏快一些,竞争激烈。我是天津人,在北京工作了一年,租房就很贵,北京工作的同事大多都很有背景,心里觉得有落差。天津人不喜欢到外地工作,因为天津哪里都不差,天津市又属于一线城市,物价相对便宜,还是打算在天津找工作。
我个人觉得就工作本身性质而言,在北京上班和天津上班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各行各业的情况都差不多。收入上在北京肯定会更高一些,但是物价也高,每天节奏快压力大能存下钱应该不算太容易吧。如果在天津相对会慢一些,竞争小机会少,可以人才落户然后存钱买房也有是可能实现的,归属感会更强👍
天津主播白洋认为北京烤鸭不算[_a***_],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所谓美食,好吃的东西罢了,每一个人的口味不一样,只有他认为好吃的东西他才认为是美食。
白洋虽然是个主播,可他发表的看法,也只能是他自己的个人看法,与你我他芸芸众生的个人看法无异,只是表达了一下自己的个人感受而已,你可以表示接受,也可以表示不接受。
这原本就是一件小事,同意不同意都无关紧要,根本就没有必要拿出来讨论。
中国烤鸭就这一道菜而言应该算是美食,但是现在冠美食名的食品不一定会得到大众的认可,又过去是美食的现在不一定还是美食,北京烤鸭过去的要比现在的好吃,现在粤港地区的烤鸭要比北京烤鸭好吃。天津主播可能是认为现在的北京烤鸭不能算是美食了,我同意这个观点。
这个天津主播说的话,只能代表自己,不要搞地域黑。现在的北京烤鸭价格贵的很,钱包不鼓的普通人不会常去吃,但美食不美食不是个把人的好恶所决定。
过去的皇亲国戚,民国大员,社会名流,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都视北京烤鸭为美食,由其周恩来总理多次在“全聚德”招待外国首脑,这很说明问题。
不说别的,单论北京烤鸭味道而言,决对美的嘴角流油,不过这个美食从来不是大众食品。
北京烤鸭算不算美食反正比白洋有名,自有了北京烤鸭以来全国知名人士都以食北京烤鸭为荣。尤其是自解放以来世界名流各国总统来北京都必尝北京烤鸭,沒听说人家去天津看名嘴的。
人嘴两张皮想说是他的事,事实打脸反正烤鸭不疼。
算不算美食这是非常主观的,美食永远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折耳根、螺蛳粉等是美食吗?喜欢吃的喜欢的不得了,他们说这就是美食,吃不惯的,可能吃一口就吐了,能说这是美食吗?所以,根本没有答案。
说什么某某地无美食,某某地是美食荒漠,就是一个很愚昧、很愚蠢、很无理、很无礼、很丑陋、很无聊、很可笑的话题,凡是这么说的要不就是脑残,要不就是傻子,要不就是悲催的对自己出生地不满的地域黑。
天津与沈阳,北方两大城市,论城市形象,谁更胜一筹?
一般是户口所在地片区范围内的学校,如果不招人的话,就是由教委指派,指派到哪里就必须去哪里,不能变。没有房子的,部分地区也同意按照户口所在地的租房合同指派学校。
初中转学阶段
如果是在初一上学期转学,则不会有耽搁,初一下学期至初二下学期转学,会影响孩子的体育平时成绩。
天津考生中考体育成绩满分30分,分为:七年级第一学期至九年级第一学期成绩为,每学期1.5分,总共7.5分;七年级第一学期至九年级第一学期每天锻炼一小时出勤情况和表现,每学期0.5分,共2.5分;七年级至八年级体质达标成绩,共8分;初中毕业生升学统一体育测试成绩,共12分。需要注意的是初三不能转学。
高中阶段转学
高一上学期和高三全年不能转学,其他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办理,需要及时联系所在去的学校;转私立学校时要问清楚是否能办理学籍;没有学籍则不能参加高考;高三可以转学,但是要以社会考生参加高考,就是说报考学校有一定影响。
另外,父母转学要根据孩子上学的时间阶段,尽量在初二上学期前办理,因为下学期公立学校已经不受理转学了。
初中学生还需要天津市户口、转学证明,并到户口所在地教育局进行登记,教育局会就近安排同年级转入就读,倘若是集体户口必须转为个人户口才能转学,且不一定在所属片区就读。
高三需要转学的学生,可以考虑私立学校,但是要以社会考生参加高考,主要区别在于:社会考生不能提前录取批次,类似军校类;还不能报考本硕连读专业,其他方面没任何区别。
要问中国城市哪家强?我就看中国城市大比拼
我是中国城市大比拼我来回答
最近非常流行一句话,你可以不是有钱人,但是你要看上去像一个有钱人,这也侧面说明一个人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人有形象,城市自然也有形象,我们今天就来比较一下北方两大城市天津和沈阳,看看谁的形象更好?谁的颜值更高?首先来看看沈阳。
一曲《沈阳啊我的故乡》,勾起了多少沈阳人的回忆,那么沈阳城市形象如何呢?从遍地的高楼大厦我们可以看到,沈阳城市建设还是非常不错的,最高的市府恒隆西塔曾经是北方第一座建成的350米以上高楼,如今两百米以上摩天有着42座。然而城市形象也并不只有摩天大楼,旅游和历史以及软环境的名片也非常重要,旅游方面沈阳有怪坡,棋盘山等知名景区,历史有古迹一宫两陵,曾经做过清王朝首都,软环境方面沈阳也是不错的。我们再来看看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