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债,北京地方债哪个最好?
国债又分为记账式国债和储蓄国债,二者票面利率差距比较大,去年记账式国债利率在2.41%-3.25%区间,但储蓄国债最高利率却达到了4.27%。所以,这里要比较的国债,应该是以储蓄国债和北京地方债相比才有可比性。
先看储蓄国债和地方债的共同点:
1.起够金额都是100元。地方债过去一般起购金额为50万,今年调整为100,储蓄国债历史以来都是100元起售。
2.都可以提前兑付,流动性相似。
以5年期储蓄国债和今年北京地方债比较,区别如下:
1.储蓄国债利率高于北京地方债。财政部公布的2019年储蓄国债5年期票面利率为4.27%,与去年持平。而北京地方债5年期票面利率仅3.25%。以购买10万为例,持有到期利差:22350-16250=6100。
2.国债以国家信用为保证,而地方债以地方***信用为背书。
3.购买地方债免个人所得税,机构投资者可以免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而储蓄国债暂无税收优惠。地方债票面利率虽然为3.25%,但如果加上税收优惠,实际利率一般会超过4%,这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是相当划算的。
看哪个收益高哪个就好。
国债不用说了,以国家信誉为背书的债券,基本零风险保收益。
地方债来说,看上去是地方政/府借贷,但是本身的意义是解决中央财政支付和地方基建项目存在的时间差,所以其实也是中央财政借贷的另一种表现形势而已。
从地方债来看,虽然借贷主体似乎不会盈利,比如北京修地铁,靠票价收入肯定是无法盈利的,但是在***层面上,通过改善民生和提升地价,这个收入是可以找平的,因此实际债务本身没有看上去那么糟糕。
在实际上地方债和***债都是财政借贷,又尤其是北京这样还款能力很强、又因为政/治因素不可能违约的地方,你就哪个收益高,投哪个肯定没错。
一般是地方债。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觉得一般情况国债与地方债相比,国债的信用度肯定比地方债好,偿还更加有保障。
因此,在我看来,国债还是比北京地方债好。
当然,北京作为一线城市,财政收入还是比较丰厚的,购买地方债也是没有偿还问题的。而且,通常地方债的回报率可能比国债更要高,投资地方债更能确保财富的增长速度。
因此,购买国债还是北京市地方债可看两者谁的利率更高,谁高就买谁的。
城投债发行规模突破3万亿,业界料2020年实质性违约概率低,有何影响?
城投债违约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
从2009年开始,各种媒体就一直在集中于地方融资平台的信用问题,因为这些平台往往资不抵债,债务违约风险至少从表面上来看非常的大,但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任何违约的可能出现,这是因为城投债本身是一个根植于中国土地上的新生事物,用西方经济学理论是无法解释的,但是本身却有合理性。
提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大家就明白了,中国地方***不断的投资基建给地方建设了,地铁,高铁,公路公园,这些资金从哪里来?首先这些基础设施的票价和税费显然不足以维持建设和维护费用,其次,中央的拨款往往滞后,不能够满足地方***迅速的发展需求。
所以这些基建是无法由私人公司来承担的,因为无法盈利,只能依靠***来建设,但是从***账面上来计算,这些项目的收支是平衡的,因为各种基建能够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同时也能够加快收入的增加和消费。另外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土地价格,公路连接了两块土地,使这两块土地的价值能够走向均衡,带来了土地价格的上涨。
因此城投债的最基础核心是在于地方***用土地财政来补贴本不能盈利的项目,但是这其中从地方***的账面上来说是可以计算平衡的,再加******相对滞后,但是不会缺乏的财政支出,可以认为城投债不是不良债务,而是需要另一种计算方式才能够平衡的资金收支方式而已。
业界认为2020年城投债违约概率比较低,这是仅仅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来计算的,但实际上只要中国的现有经济模式不改变,城投债就很难违约。
2020年城投的违约率不会降低,反而会略有上升,但真正造成实质性违约的不多。
2020年违约率略有上升
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在“对2020年的经济判断有四个方面”的演讲中提到,2020年可能仍然是还债的高峰期,2014-2016年的放水导致负债高,所以2018-2020年是还债高峰期。
2020年作为还债高峰期,又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加上城投发债在公路、铁路、水电、保障房等基建行业,这些行业属于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不高的特点,因而城投大部分靠融资机构的支持,在融资环境收紧的情况下,城投的违约率会增加。
其次,央行强调2020年货币政策并非大水漫灌,而是适度宽松,定向支持实体发展,因而城投债在没有普遍宽松的情况下,也会面临着违约的风险。
城投债实质违约的不多
城投债代表着地方平台的信用,一旦出现违约,危及整个地方的信誉,金融机构不敢再贷款给地方平台,从而发展受阻。因而即便出现违约,但违约的时间普遍不长,一般来说为了维护地方平台信用,都会尽力筹措资金还款。
老基建有行情吗?
个人观点,老基建至少今年没有行情,仅受疫情影响1.2.3季度财报利润都会有所回落,再者政策上倡议新基建,是以互联网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新基建体系,将淘汰很多落后老基建,进行产业再升级,今年大方向应该是5G+区块链还有生物医药板块,希望能帮到你
在疫情的冲击下,国内1季度经济出现了严重下滑,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稳定就业,老基建再次作为稳经济的抓手。
目前已公布的重大投资项目有,浙江省将启动超过3万亿的2035年大基建***,江苏省和安徽省发布了2020年重点交通投资***,分别达1576亿元、700亿元,北京2020年***投资2532亿元等,预计总投资额或超过21万亿元,同比增长将达到约4%左右。
同时因受疫情影响,工期缩短,为了赶工,目前工程机械已出现供不应求,各大厂商已上调部分产品价格,其次目前水泥价格也出现了上调,说明施工进度超预期。
综上今年老基建今年必然会有阶段性的行情,重点关注工程机械,水泥,防水,轨道交通、特高压等相关个股。
现在基本所有主流媒体都在说“新基建”,我也看好部分新基建。但是***经济最有效措施依然是老基建。新基建对于人才要求比较高,而且能直接带动产业和就业人群远不如老基建。根据社科院蓝皮书:2019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60%,距离发达国家80%以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这次疫情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动不动几十万亿“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但真正受影响最大都不是这些“有产者”,而是底层劳动者,他们很多因为疫情失去收入来源,生活拮据。可以预见,后期***经济依然是以老基建为主和消费上发力。老基建***经济立竿见影,能直接带动上下游很多产业、保障低收入人群就业。这也是我为什么最近一直给朋友推荐“老基建”原因之一,另外老基建目前位置和估值低,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投资的理由。要记住,实实在在赚钱公司不比那些看上去赚钱的公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