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过为了一道美食大费周章过?
因我喜欢烹饪,一直秉承烹饪是对食材献出生命的最大礼遇的信条,故而即便是烹粥渍齑,都认真对待,无所谓大费周章。只有20多年前与妹妹在家模仿吉林老字号的冬瓜羊肉蒸饺所谓秘制馅料时,算是比较费力的一次。为了稀释肉馅,试过肉汤、葱油、板鸭老卤等,都未成功。期间频繁去几公里外的那家老字号试吃,反复研讨。后来发现用芝麻酱汁水稀释羊肉,最为接近。
当时家里人都说我们哥俩很适合开饭店,父母更是遗憾说如果我俩把吃的精神用到学习上,应该能考取更好的高校,而我和妹妹都觉得如此生活是最佳的人生。
有吧,上大学的时候没钱,日常省下的钱,六日都会拿来小吃一顿。09年吧,微博刚盛行,会从微博上查找北京的小吃,也会参加旅游卫视的活动,印象最深的就是中了一个老北京涮肉的500代金券,超级高兴的去吃,到了之后发现店里很高档,第一次吃鸭肠知道要“七上八下”,腐乳拌的麻酱调料,最后买单担心500的代金券早就超了,刷生活费的银行卡,结果店员小姐姐最后只收了3块钱。出门的时候,觉得北京真是太棒了!哈哈哈!
红烧鱼不知道算不算美食?
昨天我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条关于红烧鱼的视频,看的我口水直流啊,口水流归流,我二话不说就直接行动起来了,跑到菜市场去买了四条鲤鱼以及一些香料啊,回到家就迫不及待的开整起来。
做法:
1.先将鱼杀好去胆囊,然后把鱼肠子、鱼鳃取出来丢掉,在进行清洗干净(如果是人工养殖的鱼建议丢掉鱼鳃、肠子)
2.糟辣子一半碗(如果是自家做的糟辣子就更好,市场上也有的卖,我这里是用的自家做的)
3.葱,生姜,蒜片洗好,葱切成段段,生姜蒜片剁成肉末状备用。
4.将油倒入锅中,待油烧开后放入先前杀好的鱼,将鱼炸熟后将鱼捞出(建议一条一条的炸),之后放入蒜末,姜末、糟辣子以及各种调料,炒熟后将炸好的鱼进行回锅煮,煮十分钟后出锅,再撒上葱段,红烧鱼完成了。
烤冷面是很多人都喜欢的美食吧!
前几年我上高中时,学校门口有一个卖烤冷面的餐车,五块钱一份,他们家的秘制酱料无敌好吃。
那时在繁重的学习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晚上十点下自习后赶紧和死党冲出去抢一份热腾腾的烤冷面,再慢悠悠地嬉笑着回家。
如今于我而言,我的高中时代就氤氲在那群人的笑脸和烤冷面的香气中,高考的煎熬与苦痛不见半点踪影。
寒假我回到家,突然想起烤冷面,于是自己买了冷面自己做,希望能做出我高中的味道。
然而,即使我早已将老板的操作烂熟于心,可我还是次次失败,从未成功……
不是烤得过硬变成了脆饼,就是粘不住鸡蛋做成生面饼,还由于水加太多直接散开变成了小面条…………
即便做不成记忆中的烤冷面,我还是会永远记得它的味道,我十七八岁里最快乐的味道。
“老板!不要洋葱,多加香菜,多浇酱汁,多一根香肠!”
有过这样的经历
为了吃铁锅炖大鹅 一入冬就让我同事四处寻找经过多日寻找美味终于在同事乡下父母的邻居家花8O元购买了一只肥鹅驱车近4O多公里取回来 又四处找杀鹅的地方 忙了小半天又花了2O元收拾干净 拿到饭店加工费又花了20元 这鹅吃的这个折腾劲
当代艺术家是如何从民俗民间中吸取营养的?
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就先来比喻一点事例,就说要过春节了吧,年前有些在家里的老妈妈和媳妇女子们要做花馒,做出的馒头样式会多种多样,即带有着艺术色彩的观赏性,还好看好吃。就这件事来说,再伟大的艺术家不亲临民间百姓中去现场观摹学习,他们就不会知道这花馍是怎样造出来的,想知就得深入民间,从民俗中去吸取饮食文化里的艺术营养,对自己以后的艺术创作之路也是有意义得,无论什么艺术的造化进步,脱离了实际,只凭主观行事也是行不长远的。
民俗文化艺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都在民间,真正艺术家的任何创作根源,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学习而来的,这就是吸取文化艺术营养的法宝和前题。
再伟大的艺术家,若脱离了现实,“闭门造車”的艺术再精华,也不值一谈。今只用了一件民俗民艺之事来比喻了一下,在此没有高谈阔论的大写,直说了怎样从民俗民间中吸取文化的点滴意思,上述之说法应该是“无庸之意”,谁都会明白这种道理的。
就谈到这里,个人理解说法,不代表任何人之意,欢迎评论,谢(头条问答)邀答,谢谢。
◇谢网图,如侵就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