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历史上曾几次更名为“北平”?
“北平”可以说是北京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一个别称了,尤其是在民国时期,已然妇孺皆知。不过您可知道北京在历史上最早在什么时候有“北平”之名?又有几次更民为“北平”呢?
“北平”一词,最早源于战国时期燕国所置的右北平郡。西汉时北京属广阳国,东汉复为广阳郡,均于右北平隔着渔阳郡。
西晋时期,右北平郡更名为北平郡。
唐朝时,北平郡更民为平州,公元714年至公元743年,北京为幽州治所,辖大约今天京津两市,置范阳节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
元朝定都北京,改名为大都。朱元璋于公元1367年建立明朝,次年派大将徐达领兵北伐攻占大都。由于明朝定都应天(南京),大都光复后不再是中国的都城,久改称为北平府。北京第二次改称“北平”。
明太祖在位时,北平是燕王朱棣的封地。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皇位,成为明成祖。明成祖登基后(永乐元年,公元1402年),改北平府为北京,并于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于是,应天降为陪都,因在京师北京的南边,顾称为“南京”,此为两京制。至此,“北京”出现,“北平”再度消失。此后清王朝也继续使用“北京”一名。
1928年,蒋介石的国民***北伐,北伐***倒台,国民***定都南京,北京第三次改名为“北平”。
1937年,七七事变厚,北平被日军占领,并在这里成立了伪中华民国临时***,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第四次把“北京”重新更民为“北平”。
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9月27日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决定定都“北平”,并将“北平”重新改名为“北京”。至此,“北平”便永远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
据我所了解的北京共有两次被称为“北平”含义都是北方平定。1368年,徐达率领明军攻克元大都,实现了“驱逐胡虏”的目标,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失地,圆了华夏儿女600年中华复兴梦。朱元璋封其子朱棣为燕王 驻扎在此。后朱棣在朱元璋死后发动靖难之变,取代其侄子朱允文为大明皇帝,后大兴土木将京师迁到燕都,改北平为北京。从此北京这个名称一致延续到1927年。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开始,一路势如破竹,消灭孙传芳,打垮吴佩孚。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并以南京为首都。后北伐军攻克北京,推翻了北洋***,蒋介石改北京为“北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北平 改北平为北京。
北京孩子改名字流程?
1、未成年人改名需由监护人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包括户籍证明,学校证明,出生证明等)。如父母离异的也只需要监护人一方同意即可更改
2、成年人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持相关材料报公安机关审批即可。
3、具体办理流程:写一个改名申请提交给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通过盖章后到所在地公安局户籍科登记,在7-14个工作日后可以正式更改。
4:写更名申请(更名申请:XXX户籍部门,我叫xxx,性别,男,19***年1月1日出生,现年18周岁,因周围四邻重名二人,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故申请更名为XXX,望批准!2015年11月29日)
5:单位.街道或学校证明(只须证明有你这个人就可以,不必证明重名的事)
户口登记机关工作失误造成姓名差错变更更正
办理机构:变更更正人的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户籍派出所
办理地址:变更更正人的户口所在地的户籍派出所的户籍窗口,其中:户籍登记在平谷区滨河、渔阳、兴谷、东高村、大兴庄派出所的,在平谷分局户政大厅办理;户籍登记在房山区向阳路、东风街、迎风街、星城派出所的,在房山分局燕山户政窗口办理
办理时间:城镇地区派出所户籍窗口每周七天对外办公,农村地区派出所双休日实行预约办事制度
办理时限:手续齐全即时受理,二十个工作日办结。
受理条件:我市户籍人员因户口登记机关工作失误造成姓名差错,需要变更更正姓名,材料齐全且真实有效。
收费标准及依据:不收费
办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派出所办理常住户口登记工作规范》(试行)
重点提示:预审核通过后,请变更人或监护人携带所需证明证件及复印件前往办理机构申办,集体户口办理还需集体户管理员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