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海葬人数多吗?
- 沈阳明天就要启动今年首期海葬,想要参加海葬需要什么手续?
- 人死了以后,是入土为安好还是回归大海好?为什么?
- 如果城里丧葬,不留碑,不留灰,每户补助6000块,你答应不?
- 丰臣秀吉为什么说他死了之后要葬在宁波这个地方?
中国海葬人数多吗?
魂归大海,听起来很有诗意,但是愿意海葬的人寥寥无几。全国大概从90年代初开始推行海葬,至今已经将近30年过去了。在这将近30年的过程中,北京处理的海葬不过才25068人次。如果按照每年北京死亡人数为11万左右(2016数据)计算,那么***用海葬的人在30年中只占0,008 %。这实在太少了。
和北京比起来,上海几乎也同时推行了海葬,但上海***用海葬的更少。从1991年以来,上海一共只有7900人次的海葬。实行海葬相对比较多的是青岛,虽然青岛比北京的人口少一半,但是在近30年的过程中,依然有22769人次选用了海葬。但从总数上来看,全国范围内选择海葬的还是太少。
沈阳明天就要启动今年首期海葬,想要参加海葬需要什么手续?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与世长辞。遵照恩格斯的遗嘱,他的骨灰罐被沉入他生前最喜欢的英国伊斯特勃恩海。恩格斯成为近代史上革命导师兼世界名人骨灰海葬的先行者。
19***年2月17日,***在北京病逝。3月2日,在1800米高空,有关***和***夫人卓琳等亲属一起,将***骨灰撒入大海。
2005年11月26日,文学***巴金及其夫人萧珊的骨灰,由亲属撒向上海附近的大海。
海葬还减轻了死者亲属的经济负担,农村土葬的费用至少为6000元到8000元,城市经营性墓地的费用至少为5万元到10万元,而海葬除运输、火化等外,基本不用再花钱。
自19***年开展骨灰海葬活动以来,截至目前,沈阳已组织海葬活动336期,海葬骨灰1.5万余盒,5万余人参加骨灰撒海活动。同时,沈阳还对海葬实行补贴政策,每份骨灰补贴1700元。
今年清明节期间,沈阳预计举办五到六次骨灰撒海活动,目前已有3100多名家属报名参加。3月17日将启动今年第一期骨灰撒海活动,届时将有180名家属参加,骨灰撒海72份。
人死了以后,是入土为安好还是回归大海好?为什么?
还是回归大自然好!这样不给子女添麻烦!现在50龄后应该都差不多是一个孩子,孩子他们负担很重了,就不要再给他们增加负担了如果埋葬光每年扫墓就4次,孩子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还是把骨灰撒到大海挺好的🙏🙏🙏
撒向大海,比土葬好,土葬都是做给别人看的,这点骨灰都不知道是谁的,留着有何用,死了还占着土地,浪费小辈的时间和金钱,小辈留张照片就行了,只不过也就五六十年的事,再小小辈都记不起你是谁,所以海葬最好!
我觉得还是回归大海好,我以后百年寿终正寝,我想去那辽阔的大海,我不想跟他们埋在一起的,烦恼,因为我在世的时候他们都抛弃我,还有羞辱我,给我弄的永远都抬不起头来,身份永远都低别人一等的,痛,远离他们,心寒冰霜,我这一生过的特别痛苦说不出的一生都不开心,是我的眼瞎吧,还不是瞎一次还两次的,
如果城里丧葬,不留碑,不留灰,每户补助6000块,你答应不?
这是个移风易俗的问题,千百年来,人类不仅把生看得极重,把死也同样当成重大事情来最后解决,这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生死大事。也因此洐生出各种葬俗。土地被大量占用,***大量浪费,近些年已呈愈演愈烈之态势。所以现在提出树葬,海葬等鼓励性措施力求扭转 ,做为新一代人,我想广大群众应该是拥护和支持的。就我而言,在我72周岁本命年生日当天,去北京红十字会完成了死后自愿捐献遗体的签字,也就在那一天,我把微信签名改为"人生难有大精彩 但愿死出新高度" 意在死了最后为人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所以,呼吁大家响应号召,改变意识,做到不留碑,不留灰,让大自然环境保护得更好,传给千秋万代。
我并不赞同海葬!因为海葬也有污染性!例如我们这带都吃长江水的,如果把骨灰纷纷撒入长江,这江水你吃得舒心吗?尽管过滤过消毒过,但真的不好受!另外不是一值提倡要保护我们的水***吗?所以我主张集体土葬!不立碑不建墓,埋在泥土里,上面种花草树木!
我今年75岁了,我支持不留骨灰不立碑,人死如灯灭留着有什么用呢,不是为了钱,很早我就和儿女说过,不要买墓地没有用,我走后随意找个树下或花坛埋了就行,我还是希望入土为安,孩子们为了脸面不想这么做,我反正想的开,活着孩子们孝顺就行了。
我是不会答应的。
向我父母,虽说去世也以多年,坟头还在山西老家,每年上坟还特别的辛苦,但,那真留下的是一份思念一份牵挂,他就向父母儿时牵挂我们一样,我们也的把这份思念和牵挂常留心头,今年夏天,我去过几次北京,每当火车路过我们那个乡村时,我定会扒在车窗上看看我父母和老祖的坟头,看着坟头长满绿草的坟头,在我心中,也留下了一份希望和期盼!
是,等我将来某一天过世,孩子们在不会去山西故乡上坟,可是,只要我这个做儿子的还在,只要腿脚没有毛病,我定会前去上坟添土,如果我真的不在人世,只能说一辈是一辈的责任和担当,孩子们的想法咱没法去说,可自己总能说服了自己的,故乡是远,可留下的坟头,永远是我终生难忘的故乡!
我认为此方案可行,要分类别对待,行政事业退休老人去逝其安葬补助费高于企退老人更高于居民老人。行政事业老逝葬免火葬50%即可,企退老逝葬免门人葬费50%另补3一5千元,城镇居民除上述同意等外补5一8千元,***鼓励逝葬改革将公墓区改为林园区树葬,不立碑不堆包方式,可另给优惠鼓励政策。个人观念观点是否可行?
丰臣秀吉为什么说他死了之后要葬在宁波这个地方?
在古代的中日交往中,宁波的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是最高大上的存在,大量东渡海外的日本留学生就历尽千难万险抵达了宁波。
中日两国离的不算太远,但是那个时候日本的航海技术比较的落后,来往一趟也不容易,
***抵达的人员多数也是在宁波上岸,他们受到了官方的热情的招待,好吃好喝之后就可以直奔长安了,
到了明朝初年,日本的幕府曾经向永乐皇帝称臣建立的朝贡礼仪以及开拓贸易在宁波,
宁波吸引了大量的日本商人进行活动,日本商人从宁波发家致富,宁波也成了日本人最为熟悉的城市,到了16世纪某些日本贸易人员表现实在太差,明朝***就取消了双方的贸易之后,沿海的走私活动侵袭,中国商人雇佣了大量的日本,让人进行武装走私,同时各个派别之间的走私队伍也不断的进行的武装冲突。
而在16世纪末年丰臣秀吉统一了全国统一,日本之后,丰城秀吉就开始想征服中国。他设想就是消灭大明王朝之后迁都北京,自己坐镇宁波。
他的眼界实在有限,当时日本的高层对于大明王朝的认识还比较的肤浅,天真的认为中国的面积也就是朝鲜的5倍大,北京和宁波的距离和大阪到京都的距离差不多,他哪里知道北京到宁波要有1300公里。
丰臣秀吉实在过于乐观了。
这得从丰臣秀吉的一篇梦话般的***书说起。
在这篇***里,猴子丰臣秀吉是这么规划的,把大明打下来之后,***去北京待着,京畿之地由***负责;养子丰臣秀次做唐土关白,北方和中原由他负责;丰臣秀吉自己则在宁波作为根据地,为攻打西亚、欧洲做准备。
这是丰臣秀吉时代的史官山中长俊留下的记录,可信度极高,明离子看了,第一感觉是夜郎国的国王要是知道有丰臣秀吉这货色,都能给跪了磕头。
咱暂时先放下丰臣秀吉的歪歪***有多荒谬不提,就说那时候的明朝南方大城市多了去了,为啥丰臣秀吉对宁波情有独钟呢?
这是因为,明朝的宁波,早在丰臣秀吉得势的70多年前,便是中日海洋事务的中心,在中日两国正常的海洋贸易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时候的日本人,可以不知道南京、西安、成都这样的大城市,但一定不会不知道宁波。
而在宁波,也爆发了一场改变了日本国运的大***:宁波之乱。这个***也导致了后来大明倭患
当时的日本两大家族细川氏和大内氏各自派遣。
整个***的起因,是细川家和大内家各自派遣了对明朝贸易使团来华贸易,两团在抵达浙江宁波后因为勘合真伪之辩而引发冲突,最终爆发了武力冲突,对当地居民造成很大损害,另有明朝官兵战死。
宁波之乱是整个明朝最严重的外交***之一。嘉靖四年(1524年)二月,细川氏船队副使宋素卿伏诛。这一***,直接导致了明朝***在1529年废除福建、浙江市舶司,仅留广东市舶司一处,自此明朝与日本的贸易途径断绝,从而倭寇滋生,为后来的“东南倭祸”埋下了伏笔。
至此以后,日本政局发生了动荡,与大明的官方贸易从此彻底断绝。官方贸易不通,中日贸易只好转入地下,而地点便是在宁波近海的双屿和舟山群岛附近,***、商匪勾结,逐渐成了气候,为后来的倭寇时代创作了土壤。
丰臣秀吉死后埋葬在宁波,源于他为了激励军心而提前公布了攻占大明后的“论功行赏”***,其中说到自己将会住在宁波,并以宁波为大本营。
在我之前的问答中,详细介绍了日本战国时期影响力大的六大家族,其中就包括了丰臣秀吉的家族,作为家族领袖的丰臣秀吉,出生于尾张国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后来因侍奉尾张国国主织田信长而受到重用,征战立功。“本能寺之变”后,信长死,秀吉在各势力的争斗中脱颖而出,成为领导者,继续征战统一了日本。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见日本国内百姓生活和平安定,觉得自己功比千秋,逐渐狂傲起来,野心也随之膨胀,企图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以攻占朝鲜为跳板,继而攻占中国和印度。
1592年,丰臣秀吉派兵20万进攻朝鲜,在这年的4月份跨过朝鲜海峡,在釜山、庆州一带登陆。由于日军都是些刚经历过战国时代的老兵,战斗经验丰富,很快就占领了朝鲜首都,朝鲜国王出逃,向大明求救。
从“本能寺之变”到统一日本全境,丰臣秀吉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但跨海攻占一个立国二百年的朝鲜王国,只用了半个月就占领了朝鲜首都,两个月就几乎席卷朝鲜全境。丰臣秀吉想到侵略朝鲜如此顺利,自信士兵战斗力如此强悍,加之日军已经逼近大明边境,于是丰臣秀吉想立刻趁势攻占大明。
狂傲的丰臣秀吉还提前公布了攻占大明后的“论功行赏”***,用来激励军心。
1. 席卷大明后,把中国关白之职授给养子丰臣秀次;
2. ***移驾到北京,把北京附近十国,作为***领地,诸公卿之俸禄根据地位功劳亦将增加;
3. 日本关白一职, 从羽柴秀保和宇喜多秀家两个中选一个担任;
4. 丰臣秀吉自己则会长期住在宁波,开始为继续征服印度和南洋诸国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