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炒牛河最正宗的做法?
主要食材
牛里脊肉、河粉、绿豆芽、韭黄
生抽酱油、黑胡椒、蛋清
淀粉、蚝油、白糖
烹调步骤
①处理牛肉:牛里脊肉清洗干净后切片,用生抽酱油、黑胡椒、蛋清、少许盐、白糖、蚝油拌匀。
1、干炒牛河是一道由芽菜、河粉、牛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粤菜。广东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之一。于清末民初年间发明。河粉又称沙河粉,源自广州沙河镇。通常煮法是放汤,或炒制。
2、做法:牛肉切片,用水抓匀,让它吃吃水,再加生抽、白糖拌匀,最后加花生油腌制最少半小时;河粉买回来后用手把粘连的掰开;将绿豆芽、韭黄、洋葱、香葱洗净;韭黄、香葱、洋葱切成段;锅里加油烧热,下牛肉走油,一变色就捞起滤干油;将牛肉滤干油待用;将锅里的油倒干净,一点都不留,加热锅,将绿豆芽和河粉、洋葱一起入锅;把绿豆芽和河粉拌匀,炒到绿豆芽稍***软即可;将锅离火,加入牛肉、韭黄、葱段;再加入适量的盐、生抽、老抽拌匀;调好味道后,将锅置回火上,快速炒匀就行了。
1.韭黄洗净,牛肉切薄片用流水冲去血水,在吸干水分用海鲜酱油、蚝油、鸡蛋、淀粉上浆,韭黄切段,河粉拨散备用。
2.起锅烧油,记住张四油温不要太高5成热就行,放入牛肉,用小火炒至半熟后盛到盘中备用。起锅热油,倒入河粉以大火煎炒均匀,接着下入长好的牛肉稍微翻炒后,放入韭黄继续翻炒均匀,倒入海鲜酱油蚝油、糖调味,翻炒至均匀上色后关火即可!
材料: 牛肉 河粉 蒜末 葱段
洋葱 胡萝卜丝
腌制牛肉 加入 蚝油酱油淀粉
沙茶酱 橄榄油 盐 鸡精 顺时针搅拌
腌制15分钟入味。
热锅起油 先把牛肉放进去 炒至七分熟悉(剩下3分 一会跟河粉一块炒)
牛肉炒好装盘备用。
另起油锅 加入蒜末 洋葱煸炒出香味
加入河粉煸炒
加入蚝油 酱油 翻炒几下
主料:河粉(干)200克、豆芽菜250克、牛肉150克、洋葱1个
辅料:色拉油适量、盐少许、料酒1勺、生抽2勺、老抽1勺、蚝油1勺、砂糖半小勺、香油半小勺、葱2棵
厨具:炒锅1个
步骤
步骤1
锅里水煮开后放入干河粉。
步骤2
煮软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步骤3
豆芽菜清洗干净沥干水份备用。
茶在古汉语中有什么别称?
1、茗
大约在东汉时始用来表示茶,现在与茶字基本通用,为茶之雅称。晋代的郭璞注:“今呼早***者为茶,晚***者为茗”。
2、不夜侯
茶的雅号。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说:“饮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别称不夜侯,美其功也。”
3、涤烦子
唐代施肩吾诗云:“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古人谓茶能消除烦恼,故称。
4、余甘氏
茶的雅称。宋代李郛《纬文琐语》说:“世称橄榄为余甘子,亦称茶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
5、荼
《野客丛书》世谓古之荼卽今之茶,不知荼有数种,惟荼檟之荼卽今之茶也。
从来佳茗似佳人“茶”并不是一直叫做“茶”的。
陆羽《茶经》记载: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
“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只是其中一项。
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
后来,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的更加清楚,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古人茶事,总伴着风雅,茶在诗文中,有着各种称呼,今天我们也盘点茶在古代诗文中的几种别称。
荼
这是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