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活网

北京小山招聘,北京小山招聘信息最新

  1. 戚家军是怎样没落的?

戚家军是怎样没落的?

戚家军不是没落而是被努尔哈赤全歼在沈阳城下。

戚家军成立于明嘉靖年间,倭患肆虐,参将戚继光奉命抗倭,为提高部队素质,先后几次到义乌招募数批农民入伍,组建一支新军。这支军队经过严格训练,成为战斗力很强的精锐部队,开赴抗倭前线。由于这支队伍勇猛善战,威震敌胆,屡立战功,在平倭斗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建立了伟大的功绩,被誉为“戚家军”。“戚家军”在鸳鸯阵和武器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打击了倭寇,还曾经在蒙古地区重创了蒙古部队。

戚继光死于1588年,之后戚家军的主要将领仍然还在,多位将领在万历年间立功,如援朝中攻克牡丹峰的吴惟忠,而万历年间戚家军的名将只有戚继光的侄子戚金,他率领的部队应该算是比较好的继承了戚家军的传统。

北京小山招聘,北京小山招聘信息最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启元年(1621年)沈阳被后金攻占的时候,一支由川浙兵组成的援辽大军在总兵陈策、童仲揆等率领下,推进到浑河,欲与沈阳城内的明兵对后金兵进行夹击。是役,戚家军最终除极少官兵幸免回辽阳外,陈策、童仲癸与副将戚金、将领袁见龙、邓起龙、张名世、张大斗等大小将校逃回辽阳,从此戚家军不复存在。

浑河之战,后金使用火炮和骑兵的战术破坏了戚家军的车阵,最终全面消灭了明军。而浑河之战大明最后的精锐部队被金军全歼,可以说对明朝是灭顶之灾。

戚家军是明朝中后期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术,战斗意志高昂,被誉为“16世纪亚洲最强军队”。 戚家军没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戚继光贫病交加而亡;其二、明朝党争严重,支持戚家军的官员势力弱;其三、明朝财政困难,对戚家军的支持力度变弱。以上三个原因导致了戚家军的没落,不过戚家军最终都是战死在战场上的。《绣春刀2》中的陆文昭、丁白缨师兄妹两人就是戚家军的后代。

北京小山招聘,北京小山招聘信息最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军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主将的灵魂作用,一旦主将死了又后继无人,则这支军队也就相当于死了。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戚继光无疑是明朝一颗闪亮的将星,他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士兵的团体协作能力,对敌人则知已知彼,因此戚继光是一代帅长兼将才。晚年戚继光又穷又多疾病,最终死在家里一年后朝廷才得知将军去世了。戚继光一死,戚家军就没有了灵魂,战斗力下降得很多。这就跟战国时代的赵国一样,有李牧在赵军就悍不畏死,没有李牧在,赵军就一触即溃!又好比没有李云龙的独立团就很难打胜仗一样。

明朝是一个以儒家治国的朝代,儒学十分的昌盛,因此明朝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党争十分严重。戚继光有张居正的大力支持,所以在前线能打胜仗;等两位核心人物离职后,戚家军就没有了后台支持。在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中,从朝鲜得胜归来的戚家军因为军响长期被拖欠,直接被蓟镇总兵官王保诛杀3200余人。天启元年的“浑河血战”中,川渐联军被明军出卖,后金八旗军和明朝降军***四川白杆军和浙江戚家军,全军七千余人战死,其中戚家军三千余人战死,从此戚家军从历史上消失。后来的关宁铁骑可以看作是戚家军的余脉,但是已经相去甚远了。

最后就是明朝实在是太缺钱,戚家军是一支职业军队,他们都靠军饷养活全家。但是明朝朝政***,豪门大户投税漏税,普通百姓税赋沉重,各级官吏层层***,最终戚家军的军饷都发不出来 。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就是因为戚家军在朝鲜击败日寇后,回国没有领到军饷,首功也没有支付,导致戚家军怨声载道,总兵王保***了军饷,怕事情败露,于是以戚家军叛乱为由诛杀了三千余戚家军。张居正离职后,明朝批判张居正,因此戚家军不受明朝待见,没有人替他们说话了,都做了冤死鬼。

北京小山招聘,北京小山招聘信息最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戚家军由被称为东方近代步兵方阵复兴之父的戚继光将军所创,他所***用的步兵战法使得戚家军得以成为大明最为可靠两支步兵中的一支(另一支是秦良玉的白杆兵)。戚家军***用小团体不同兵种步兵协同作战,可以发挥每个兵种的最大作用,这与西方的步兵复兴之父拿骚的莫里斯一样。凭借着鸳鸯阵、五行阵、三才阵等阵法,戚家军远近皆可攻,在东南大败倭寇,基本解决了海患问题。在蓟北由使得蒙古人16年不敢靠近蓟北长城一步。

在壬辰倭乱中,戚家军参加了第一次出兵救援,并且在攻打平土襄时负责了最难攻的牡丹峰,结果自然也是攻无不克。然而就是这么一支神兵,为什么却消失在了明末的战场呢?

这里就要讲一个关于戚家军最后一战的故事了。1621年天启元年,努尔哈赤令后金军进攻沈阳,沈阳主将贺世贤立即派人赴辽阳报告,并请求援兵,辽东经略袁应泰命川浙兵近万人(其中川军7000人、浙兵3000人),及奉集堡、虎皮驿的三万辽东明军增援。然而当川浙兵到达沈阳之后,城池已丢。于是乎川军白杆兵和浙军戚家军就在沈阳城外的浑河岸边驻扎。沈阳的后金军发现明军后随即向努尔哈赤报告,不以为然的努尔哈赤令白旗军向明军进攻,意图趁其立足未稳全歼了他们。然而白杆兵的长枪方阵却让白旗军傻了眼,自凡是有骑兵冲过去,便会被长枪刺倒,然后再被川军乱刀分尸。

不一会儿白旗军便伤亡惨重,颇受震惊的努尔哈赤随即领黄旗军出击,结果也是惨败。就在这时,李永芳收买了被俘的明军炮手以火炮射击川军阵地,在炮火和骑兵的双重打击下,川军几乎全灭,剩余的残兵逃往戚家军阵地,以图再战。此时戚家军已经摆好车阵,坐等金军来攻。

在打扫完北岸战场后,努尔哈赤命后金军歼灭南岸的浙兵,待金军过河后,双方随机展开对决。面对后金军的冲锋,戚家军以火器迎击,待金军冲至车阵前,戚家军又以长枪、狼宪击之。不一会儿,金军便伤亡三千有余。

就在戚家军与金军激战之际,有两万之众的辽东军却被皇太极带人打着跑,丝毫无法救援川浙两军。终于,戚家军打的弹尽粮绝,车阵也被后金军冲破,双方开始短兵交接,戚家军凭借鸳鸯阵奋力抵抗后金军的进攻,反而将不可一世的后金军频繁击退,九名八旗战将战死,伤亡者达到数千人。但是因为寡不敌众和连续两天的急行军以及激烈战斗造成体力不支,浙兵不断的倒下,年近七旬的老将陈策在斩杀了十几个敌人后,也倒在了血泊里。打到最后,只有戚金和童仲揆等几十名戚家军官兵立阵站着中央,而被戚家军打的失去了勇气后金军再也不敢冲锋了,他们撤到了后方,用弓箭和大炮结束了这场战斗。

少数逃出来的川浙官兵来到了辽阳城,几日后,辽阳沦陷,这些官兵全部战死。

这就是戚家军消失的原因,因为在浑河一战,川浙两军,无人生还。他们并非没落,而是直接在战争中被抹杀。没落是因为落后,而戚家军的战法并不落后,因为200年后,一个叫曾国藩的人用这套战法组成了不可一世的湘军,而湘军,却是击败了太平天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diro.com/post/64728.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