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大鱼海棠》?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第一次看《大鱼海棠》是被庄周的《逍遥游》所吸引,我很好奇这是一部怎样的动漫竟敢以中国如此富有智慧故事为题材背景。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去了电***。两个小时,后走出电***后,我听到周围无数人在讨论,或褒或贬。我从不妄下结论,只是不禁扪心自问,我真的看懂《大鱼海棠》了吗?我不知道答案,但我希望窥探其中些许奥秘。
我最开始的时候喜欢湫,可能是因为这个角色一出场就自带的悲剧感吧,悲情男二,让我心生同情。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椿说后悔没有在哪个星月夜的夜晚紧紧的抱住她,这是多么可悲啊!为了自己所爱,不惜牺牲生命,最后却连一个拥抱的机会都没有。然而无独有偶,他像极了一位诗人,诗人说过,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那湫心中的寒梅一定可以下一场极美的梅花雨了吧?湫犹如一朵寒梅落在我的心上如朱砂,如此,寂静、落寞。
后来我也喜欢椿,因为她是如此勇敢。她可以不顾一切游向自己所爱,在短暂的一生中,不顾一切狂流。她的经历或许充满了许多坎坷,但她却是那么的让人羡慕。她身边总是有人在不顾一切的为她付出,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却总是走在孤独的人生路上,有时候,甚至连一个可以分享喜悦的人都没有。当然,她是值得别人为她付出的,因为她有着一颗与众不同的心,她可以为了外面的世界冒险,也拥有为了自己族人奉献的大爱。作为一个动漫角色,她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全过程她的经历无不牵动着观众的心,让我们跟着她一起欢笑、流泪。她的眼睛明亮而又无辜,仿佛天边的云彩绽放出了一世繁华,百看不厌。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椿当之无愧耶!若可以跨越次元,我愿做海岸边一棵树,百年孤独,只为等待你化鱼而来的那一瞬间。因为你的眼眸里有我穷尽一生追逐情怀。
我或许对《大鱼海棠》想要表达的情感并不完全知道,但看景观情,不由自主的产生了自己的感情。最后结局是否美好已经不在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无论是谁,生命都会逝去,一生一世如此短暂,我们过得或灿烂或碌碌无为。风吹过水面,涟漪虽然会消失,但是仍然会有人记得风曾经吹过。有些人,虽然不在这个世界了,但是仍会活在有些人心里,份量不多不少,刚好填满。《大鱼海棠》如此多的情感,你读懂了几分?
我是一个喜欢情感的人,所以大鱼海棠我看到的是爱情。椿,湫,鲲,三者之间的情感问题。有一句话叫做:爱情,从来都没有时间上的早晚之分。
椿和湫是青梅竹马,可椿对他并没有产生爱情,更多的可能是类似于亲人的情感,因为她不知道湫会喜欢她,就像很多人,并不会和自己从小玩到大的人在一起,因为彼此太熟悉了,很多事情过分了,也就变得不好了。
而鲲呢,就是在椿的人生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出现,也就是那一天,让椿爱上了鲲,对鲲产生了情感。缘分来了,就是这样。我想每个人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也就是因为某一瞬间,某一刻怦然心动。
其实我觉得这部剧中还体现了一点,那就是为爱奋不顾身。椿能够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甚至自己的一半的生命,去救鲲,而湫愿意牺牲自己去救椿,成全她和鲲。我想这就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希望她幸福,即使这个幸福是自己给不了的。
自古以来,就有情毒入骨,爱情,本身就是毒药。让人奋不顾身。你是否拥有一个忘不了的人呢?(图片源于微博)
老实说,怀着一颗现实的心是看不了这部电影的,你得带着梦看。进了梦的人,明白它的坚决和感动,
清醒的人,嘲笑它的虚妄和做作。
很多人讲椿不讨喜,活脱脱一个玛丽苏圣母婊,任性闯祸牺牲所有人成全自己,这恍然间让我想起了高晓松在《奇葩说》某期上讲的一句话:“我不认为柴可夫斯基有任何问题,是当时的沙俄***有问题,是那个时代有问题,柴可夫斯基本人没有任何问题”。
影片的所有矛盾都集中在椿、鲲、湫三人的纠葛之中,椿因为救鲲而引发祸及全族的灾难所以被抨击?但是好像有哪里不太对。椿能选择的只有救与不救,这不是利益的权衡而是道德的考量,如果不救才是正确,那知恩不报才应该弘扬?
首先说《大鱼海棠》这个名字。
“大鱼”笔者认为有三个意思:
·一是指这个世界里的人其实都是一条大鱼,人和鱼轮回转化;
·二是男主鲲,灵婆曾对椿说“这是一条大鱼啊”,而女主椿可以催生海棠花,这可能是二者名字额嵌合;
·三是用海棠的花语进行隐喻。“海棠”往往有苦恋之语,代表思念。古人常以其抒发男女间的离愁别绪、爱恋无果。《本草纲目拾遗》曰:“相传昔人以思而喷血阶下”,海棠花由此而生,“故亦名相思草”。海棠同时也有呵护、珍爱之意,椿掌管着桃红色的海棠花,呵护着幼小的鲲,而湫也相恋椿无果,心碎心伤。另外,海棠素有“花中神仙”的美誉,因其花姿潇洒,乃“花中贵妃”,内柔外刚,诗人常常海棠来象征女性的坚强斗志,这也契合剧中椿执着坚强甚至有点固执的逆天之举。
理工男对文艺的三流理解,让《大鱼海棠》像个爱情故事
椿不惜违背族人戒律,在海底世界秘密饲养人类少年的灵魂,一条拇指大的小鱼
当椿的青梅竹马湫对她说出“我爱你”时,无疑构成椿和琨关系的障碍
《大鱼海棠》,网上嘘声一片。焦点集中在剧情,画面一流,格局宏大,但结果只贡献了一部烂俗情节剧,实在欠奉。
“所有活着的人类,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出生的时候他们从海的此岸出发。他们的生命就像横越大海,有时相遇,有时分开……死的时候,他们便到了岸,各去各的世界。”这是片头走到人生边上的椿的生命感悟。《大鱼海棠》一上来乞灵中国古典哲学,编导野心不可谓不大。但看到最后,豆蔻年华的儿女情长能撑起这么宏大的生死追问吗?
且慢,主创的初衷是要拍一个三角恋爱情剧吗?这样的话,真的毋需挪用庄子《逍遥游》,因为除了鲲、湫、椿三个人物来自庄子,这个主体故事和庄子的联系实在牵强。面对网友排山倒海的关于烂俗三角爱情故事的批评,两位导演出来辟谣:椿和鲲之间不是爱情。
这很可能是主创迫不得已的公关行为,因为这种对于创作初衷的声明,本身是有悖于艺术创作规律的。一般来说,创作者从不会也没必要主动向大众交代自己的意图,他们都希望把作品的阐释权交给观众。尤其在罗兰·巴特提出“作者已死”的论断后,创作者更无法垄断自己对于作品的阐释权。归根到底,在今天,创作者的意图本身不重要,所有作品的完成都要接受观众的参与与审判。
那么,当导演澄清椿和鲲之间不是爱情,能推翻观众对这个故事的批评吗?很遗憾,电影文本背叛了他们。
的确,编导并没有在椿和鲲的情感主线上着墨太多。这会让观众有点恍惚,他俩是爱情吗?似乎是,又似乎不是。如果是爱情,显然没有给这段爱情足够铺垫。白素贞式的报恩逻辑当然不能构成椿和鲲爱情成立的理由,因为在我们熟知的影视版的《白蛇传》里,白素贞大部分时刻以美女的人形现身,如果她大部分时刻以蛇的形象出现,对于观众来说,这样的人蛇恋实在难以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