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尖上的中国,到底有哪些美食?
第1集 自然的馈赠
云南西双版纳 炭烤松茸
浙江遂昌 腌笃鲜
广西柳州 黄豆酸笋小黄鱼、螺狮粉
云南诺邓 血肠、诺邓火腿
湖北嘉鱼 藕夹、莲藕炖排骨
吉林查干湖 鱼头泡饼、垮炖杂鱼
南海 香煎马鲛鱼
第2集 主食的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介绍中国美食的电视纪录片,全片分成八集,涵盖了中国各地的餐饮文化和美食。
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美食,供参考:
1. 麻婆豆腐:四川传统美食,豆腐和肉末烧制而成,口感麻辣浓郁。
2. 烤全羊:新疆传统美食,将整只羊烤成黄金色,外焦里嫩,肉质鲜美。
3. 松花蛋:长沙传统美食,是咸蛋的一种,口感鲜美,色泽金黄。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昨日刚刚开播,那么壹周君就顺应热度来讲讲第一期所介绍的神奇的河南穿山灶中缔造出的美食。
舌尖三第一期讲述的是陕州的土灶,极具盛名的十碗席正是出自当地这神奇的土灶台。陕州座落于河南省,是三门峡市的的一个区。当地办婚宴,接待客人必不可少的美味就是用穿山灶所做出的十碗席。
舌尖三中,当地居民便用穿山灶做起了扣碗条子肉、糥米饭,红油豆腐、小酥肉、杂烩菜、清炖三珍、高汤海带。可能大家要疑惑了,明明是十大碗,这才七道菜肴,其实所谓十大碗是指最终呈现在饭桌上共有十大盘菜品。除去上述七道菜,再配上三个凉菜,刚好便凑齐了传闻中的十大碗。
陕州的十碗席已经有超过三百年的历史了,是陕州当地名副其实的珍品名吃。当地的人们习惯用穿山灶选取家猪肉、萝卜以及田野菜等普通的食材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宴席。长此以往下去形成了“十碗水席”的传统名吃。据说当年慈禧曾路过陕州地区,当地官员便安排大厨用十碗水席进献,慈禧品尝之后十分高兴,还给予了“十碗水席,十全十美”的评价。
多个灶台同时烹饪出多道菜肴,精巧绝伦的灶台结构更是极大限度上利用了热能,可谓是毫不逊色于我们现在用的电饭煲等厨房电器,穿山土灶完全可以当作当地人民智慧结晶的典型代表。
多口灶台同时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菜肴,不同的制作手法在穿山灶上各显神通。煎炒烹炸烧,做出的菜肴甜而不腻,香而不干,大部分菜肴具有清爽利口,香味浓郁的特点。菜品的花样也极为丰富,有丝有块有条有丁,他们同时在穿山灶中演绎出当地人民的舌尖文化。
你吃过又便宜又好吃的东西是什么?
在东莞,不,应该在9几年或者2000年左右的东莞,大街小巷都会很多小吃店,几乎每家小吃店都有一种相同的食物,那就是萝卜油池,嗯嗯,就是图下这个”高端“的食物。现在很多地方,很多人不做了,很多原因,我觉得最直接的原因吧,喜欢做这个的那批人老了。其实做法也很简单,不太难,为什么这样说呢?虽然我没做过,但我看过别人做过,我唯一的强项就是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去指导别人怎么去做,而且说的头头是道。所以我妈经常说我,只会说,从来没做过。嗯,说回刚才说的,这萝卜油池,确实不会很难。简单介绍一下材料:白萝卜,香葱,腊肉,些许碎肉,胡椒粉,拿去一炒,然后和面粉,巴掌大小的面粉饼把馅料包住,然后往油锅一扔,5分钟左右即可。
说了这么多,还没进主题,便宜?好吃?萝卜油池确实两个都占了。确实好吃,应该说被油熏陶过的食物都应该好吃。当时,这个卖1.5块一个,小时候口袋比较羞涩,最多能买2个左右,每一次吃完,都回味无穷。当时上初中,一个星期的寄宿生活结束了,放学门口的小吃店总会有很多学生排队去买,我喜欢去一个叫肥姨的店里买,因为她肥的比较好看,和蔼。2个油池,加一杯珍珠奶茶,那是放学必备的下午茶,每个星期都是盼望着周六中午放学,盼望着这一刻。我总是自己吃一个,留一个给妈妈,那杯珍珠奶茶也不舍得马上喝,回到家喝妈妈一人一半。老爸似乎对这种食物不感兴趣,妈妈总是谦让他吃,他都不不屑一眼。如今,我已经长大了,那天狂沙田的海鲜市场,发现有很多以前的小吃,我怀着复杂的心情,一下子买了4个,味道好像是之前那种味道,又好像不是,因为时间隔的太久了,我忘记了那个味道,或者是,我忘记了那段求学的时光了,忘记了一些事情,一些人了,妈妈也不喜欢吃了。我最后默默的吃掉那4个萝卜油池,好像是吃掉了过去,吃掉了开心,吃掉了忧愁。
好吃又便宜的东西热干面
热干面本是湖北小吃,在河南上学时河南的热干面里只放了绿豆芽,偶然一次在太原吃了一次热干面,开始爱上了。我也试着做了几次,收到儿子的好评。
做法:
主料:碱面条
辅料:芝麻酱,酸豆角粒,小葱花,榨菜粒,植物油,白芝麻。
1面条熟7分熟捞出,拌油用电扇吹凉
2香油和水将***调制不粘稠。
3准备一个碗,放老抽,生抽,白糖适量盐,榨菜粒,酸豆角粒,香醋,芝麻酱搅拌均匀
4撒白芝麻和香葱用热油呛一下。装盘开吃。
谢谢邀请。我家每年秋冬,农村亲戚都会捎来几编织袋土豆,土豆即便宜有好吃,土豆的做法有很多种,熬菠菜汤、小***汤,都喜欢加些土豆丁,炖茄子、炖小鸡加些土豆块都挺好吃的。土豆切丝拌凉菜,味道非常好,每次凉拌土豆丝都是我改刀,妻子调拌。年节时,孩子都回来了,想吃我做的土豆丝饼、土豆泥饼,或炸薯条什么的,都是我下厨房做。
做土豆丝饼,把土豆打皮洗干净,用插板把土豆插的细细的,放盐等调料拌好,马勺放油用中火煎,几分钟就煎好了。
土豆泥饼:把土豆切成小丁,用蒜缸把土豆砸成呢,放调料,稍加点面粉,用小火煎,出锅时,外焦里嫩,非常好吃,大人小孩都爱吃。
做薯条:把土豆切成细条状,喜欢甜的,稍调点盐,喜欢甜的,出锅加些糖。油烧八分开就下薯条,用筷子不停的扒拉,一会儿就好了,小孩可当零食吃。
土豆还有很多做法,炒土豆片啊!土豆焖啊!土豆酱等,老家还把土豆腌在酸菜缸里,炒酸土豆丝。
困难时期,土豆添补了粮食,也是小时候经常吃的零食,因此对土豆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