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活网

老北京过年的美食都有那,老北京过年的美食都有那些

  1. 请问北京过年必吃什么美食?地方特色也行?
  2. 你知道老北京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中都蕴含着哪些民俗文化吗?

请问北京过年必吃什么美食地方特色也行?

北京人过年,饺子和年糕是必吃的。我们家过年席上有鱼、虾、鸡、肘子、排骨、还有熏鱼,在弄点儿凉拌菜和热菜就差不多了。

以前家里过年都是老家儿做菜,后来他们岁数大了,我们就每家做几个菜,凑到一块儿菜就多了。三十晚上一家子在一起热热闹闹,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团圆年。

我北京之行不知有多少次啦!北京的小吃真多,数不尽数,特别是里弄胡同,地方特色尽在其中。

老北京过年的美食都有那,老北京过年的美食都有那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吃所食,尽皆美味,不一而足,但最难忘的是“豆汁”。

晨起,遇一饭铺,店面不大,人确不少。只见人们喝着一种豆绿色的浓汤,就着咸菜,吃着一种油炸的食物,嘴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

见此,习惯于品尝各地小吃的我,照猫画虎来了一份。

老北京过年的美食都有那,老北京过年的美食都有那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唊了一口,喝!那嗞味,这辈子也忘不了。

泔水啥味,它就啥味。北京,那么文明的地方,人们怎么爱吃这东西!

只此一口,这辈子恐怕再也无福享受此物啦!

老北京过年的美食都有那,老北京过年的美食都有那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父亲是老北京,我小时候70年代,物质匮乏,过年时候父亲一定要亲手制作驴打滚、炸排叉。接年的饺子自不必说,豆馅糯米炸糕也一定要吃的,寓意一年更比一年高。那时候人是穷怕了的,过年视为大如天的事,隆重且有仪式感,丝毫不糊弄。所有好吃的能留的都留到过年吃。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依然无比怀念小时候的年味。

北京过年必吃年糕,饺子,元宵。

年糕在年前就准备好,有江米的,还有黄米的,上面点缀着大红枣,不用粘糖就好吃的不行。

饺子是一家人从大年三十开始包,热热闹闹地包着饺子对着电视,观赏年年吐槽年年看的春晚。

吃元宵是正月十五的固定节目,而且一定要吃锦芳的。

实事求是讲,我是南方人对北京的小吃不敢恭维!闻大名,去吃庆丰包子炒肝爆肚;都倒了我的胃口!其他的尝都不敢尝!北京的饭店吃过不少,还是南方的好吃些,外地的比本帮菜好点!谢谢邀我答题!

你知道老北京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中都蕴含着哪些民俗文化吗?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年俗活动内容也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diro.com/post/53997.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