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活网

从北京饮食看中国美食,从北京饮食看中国美食的特点

  1. 北京人饮食口味特点?
  2. 老北京特色饮食的地理原因?
  3. 北京菜属于北方菜系吗?有哪些代表菜肴?

北京人饮食口味特点?

北京人的口味以咸甜酱香为主,看一看传统的老北京菜品:京酱肉丝、北京烤鸭涮羊肉炸酱面、乾隆***等等。

现代新北京人口比较融合,五湖四海人员汇集一地,口味自然也是酸甜苦辣咸各有所爱。总之在现在的北京城你可以找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美食,总有适合你的口味。

老北京特色饮食的地理原因?

北京位于北方地区,北京地区四季明显。

从北京饮食看中国美食,从北京饮食看中国美食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家可知,许多老北京饮食都与面食有关, 北京地区无霜期长达半年左右,约180~200天,日照时实际数多年平均为2600~2700小时

年平均温度8~12℃,降水量600~700毫米,农作物生长期225天左右,并且北京人好吃面食,使这些老北京饮食多为面食。

京菜属于北方菜系吗?有哪些代表菜肴?

传统上以鲁菜为主,后来慢慢发现成为津京菜系。

从北京饮食看中国美食,从北京饮食看中国美食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山东菜对北京菜系的形成影响深远,北京菜的基础。山东风味的菜馆在北京四处林立。山东的胶东派和济南派在京相互融合交流,形成了以爆、炒、炸、火靠、熘、蒸、烧等为主要技法,口味浓厚之中又见清鲜脆嫩的北京风味,广而影响齐鲁、松辽、三晋、秦陇等北方风味的形成,在烹饪园地中一枝独秀。

京菜代表菜有北京烤鸭、涮羊肉烤肉、烤乳猪、水晶肘子、酥鱼等。北京饮食文化丰富,品种繁多,特色名菜及风味小吃至少二三百种

从北京饮食看中国美食,从北京饮食看中国美食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京菜又称“京帮菜”,它以北方菜为基础,兼收各地风味后而形成。因为北京特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全国各地的菜肴都拥到了京城。北京菜集全国烹饪技艺之大成,不断吸收各地的饮***华,既有汉满宫廷的饮***华,又有北方少数民族的吃食习俗,加之谭家菜、淮扬菜和鲁菜的影响,使得北京菜逐渐丰富起来。

北京菜的代表菜肴有:

北京烤鸭。北京烤鸭源于江南,确切地说,北京烤鸭得叫南京烤鸭一声“爸爸”。明成祖迁都北京,把金陵烤鸭带到北京,使其成为宫廷御膳。北京烤鸭有两大老字号:便宜坊从明朝就开业,专注焖炉烤鸭;全聚德源自清宫御膳房,用的是明火挂炉烤法。

宫廷菜。宫廷菜在清宫御膳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鲁菜、淮扬菜和满族的传统菜品为主。宫廷菜最有名的是著名的“满汉全席”,分为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宫廷菜的代表菜品有凤尾鱼翅、一品官燕、宫门献鱼、***玉鲍等各地搜集到的山珍海味。

涮羊肉。涮羊肉传说是元军统帅发明,“涮”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吃法,辽代墓的壁画中,就有众人围火锅吃涮羊肉的画面。提起涮羊肉,人们首推老字号“东来顺”,之后又有“西来顺”、“南来顺”、“又一顺”等涮肉馆,现在的“能人居”、“羊先生”、“四季涮肉”、“羊坊涮肉馆”等也颇有名气。北京的冬天,外面飘着白雪,寒风吹彻,屋子里怎么能少了一锅热气腾腾的涮羊肉呢?

说起中国美食,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中国八大菜系,但是这里面却没有北京菜。北京菜呢,又叫“京帮菜”,是北方菜系的一种,同时兼收各地的饮食风味而自成一体的菜系。

北京曾连续作为几朝首都,宫廷菜居多。宫廷菜菜肴选料珍贵,菜名曲雅,追求造型的美观。为了这种造型上的美丽,厨师们想尽了各种办法,最终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围、配、镶、酿”等工艺方法,融汇贯通,使菜肴的外形更加饱满,滋味更加鲜美。

北京烤鸭,是北京一道名菜,原来就是一道宫廷名菜,后来传入民间,深受广大人民的喜欢。北京烤鸭都是选用皮薄胸大,肉质细嫩丰腴的鸭子做成的。烤鸭色泽红艳,皮质酥脆,味道酥香,肥而不腻,烤鸭的骨架也会用来做汤,风味更佳。

在北京,天南海北的菜肴都有,鸡鸭鱼肉蛋等可以做出无数的花式。尤其是北京的烤牛肉都是选用内蒙最精致的牛羊,肉质细腻,做法独特,很受广大食客的欢迎。北京还有一道菜肴叫鸡里蹦,很奇怪的名字,你以为就是一道单纯的烧鸡吗?并不是。不仅有鸡丁,还有虾仁,加上鸡蛋、面粉炸成金***的。鸡里蹦质地细嫩,咸香味美,亦是一道不得不尝的美食。

《周礼》说:“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这是按照一年四季的气候分的,而北京菜中也有一道菜有着明显的季节特征——涮羊肉。一般是立秋上市,来年立夏落市,若是赶在夏天时候过去北京,不一定能尝到正宗的涮羊肉,当然有些饭店是有的,这里不作确数。涮羊肉柴香扑鼻,吃起来整个人都暖呼呼的,现在这个季节去吃,是正正好的。

Cola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diro.com/post/53457.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