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样的男女关系是最高境界的?
跟我关系比较好的,有四个女人,第一个,一块租房子的,12年前租房认识,当时彼此都有男友女友,她是二手房东,一起租房三年前,算是一个战壕里战斗出来的,有革命友谊之情,因为,在那段艰苦租房岁月里,两家人(她有男友我有女友),关系都不错,还经常一块做饭吃饭,过年不回家的时候,也是一块过年。
2009年的时候,我买房子,她和男友还经常来我们家,相对于她男友,我跟她关系可能更近,大家有时候开开玩笑,因为,没有男女之情,纯粹就是朋友之情,所以,相处也比较自然和谐。
再后来,她跟男友分手,回到四川老家,再后来,出国,在哈萨克斯坦一个项目上,认识一个北京男的,这个工科男喜欢她,最后,结婚了,目前,女儿三岁了,我们家儿子也五岁了。不管是她回家,还是出国,又或者是嫁到北京,当了全职太太,作为朋友,时不时联系,但基本不会打电话长聊,最多就是几个月,发个微信,问,你这个女人咋样咋样,大家属于那种真正的放的开,纯正友谊的朋友关系,不管走到哪里,都会知道,远方,有这个一个异性朋友,即便长时间不联系,感情也不会变淡,不过,毕竟是男女之间,不会热聊,也不会没事打电话或者发微信,一年可能就联系几次吧,属于那种淡淡的、不远不近的朋友之情,十几年了,亦如此。
第二个,同事。14年前,一块进单位,一块在工作上战斗着,从无到有,一块成长的革命之情,单身的时候,也经常一块聊聊天,但都没有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谊,说白了,对彼此,都没有那方面的意思,后来,她辞职,结婚,当了4年的全职太太,带娃娃,再后来,离开这座城市,去西安发展,如今,是一家幼教集团中层管理。
平常也联系的少,但有啥事,只要吭一声,都会果断帮忙的,每一次去西安,都会见个面,她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吃个饭,聊聊人生理想,去年,她有困难,跟我借钱,我果断借,她跟老公关系不是太好,果断劝和,做思想工作,平常没事,也不会联系,但一旦有事,都是那种可以位对方赴汤蹈火的朋友。可能,大家都是比较重感情的人,对朋友比较真诚的人吧,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友情看得非常重,投入真友情,十几年来,亦如此。
第三个,认识了十年的一个(对)异性朋友,以前做媒体的,现在做律师。同样是关系比较好,她闺蜜是我的同事,所以,经常在一块吃饭,也成了关系比较好的铁三角。我们三人,算是联系比较频繁的,因为同在一座城市,有时候,也有业务来往,所以,每隔几个月,三人,都会聚聚,但聚会提前说好,不让我一个人掏钱,不然,不参加,三人轮流坐庄,一个季度,至少三人要聚会一次,因为是同龄人,又有共同语言,孩子也差不多大,所以,大家特别有共同语言,有时候,在一块吃吃饭、聊聊天,谈谈工作、生活、孩子,也是一种幸福。
这就是我跟异性朋友相处的状态和尺度,不远、不近,不因为时间的推移,忘却这份朋友之情,也不会因为朋友异性关系,频繁来往,保持不远不近、淡淡的朋友之情,在我看来,就是最高境界。
最后要说,我结交异性朋友,三个原则:1、不搞有那种想法的,一旦有,果断不来往;2、差不多同龄人、三观一致,大家心态好、传递正能量,不喜欢满身都是负能量爆棚的异性朋友,不喜欢整天抱怨生活和心态不好的异性朋友,我不是垃圾桶;3、真诚的人,大家都是真心实意交朋友的人。如果因为时间的因素、距离的原因,不来往,感情变淡了,那就没有进一步联系的必要了。
早晚都得知道的社会潜规则有哪些?
进入社会后的潜规则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以下所分享的潜规则或道理,如果我在进入社会前就都明白,起码也能少奋斗3-5年,也能少走很多弯路。
这些潜规则是学校不会教你,父母长辈没办法全部教你,你不经历挫折,不摔跟头没办法明白的事情,作为一个过来人,分享下自己摸爬滚打,撞的头破血流之后才明白的事情。
这句话要从我大二在某通讯公司实习的时候说起,其实也说不上实习,对于通讯公司来说,开展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能花少钱起大宣传,对于还在象牙塔的大学生来说,也算是初步接触社会的开始。
当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社会调查,说白了就是几人一组在小区里面摆摊设点,做一些简单的问卷调查,还有就是卖手机卡,大概工作了10多天的样子,所有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在公司***,大领导给我们讲讲话,顺便关心下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自己的感想。
因为进入大学之后就在校学生会,所以表现欲望比较强,语言组织能力也比较好,当时第一个主动发言,从宽带服务到宽带资费,从手机信号到手机资费,最后到营业大厅的服务,洋洋洒洒表达了大概20多分钟,大领导一直都是面带微笑,眼神充满鼓励,但负责带我们的部门经理脸色有点不好看,当时也是发现了这个,于是果断住嘴。
会议结束后部门经理找我聊天,和我讲了很多,其中就包括这句话,那个时候通讯公司都属于国有企业,政策变动,价格制定,内部管理不是提建议就能改变,从那个时候我也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直到进入社会,公司内部要求发言提出问题的时候,我就会提出不影响现有利益阶层但又确实能起到好的方面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方式,一些不切实际一下改变不了的,干脆不提,免得再像那个时候和一个愣头青一样引起各部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