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云社影帝于谦又搞副业,“谦客干果”正式成立,这是要做连锁吗?
最近明星干副业的越来越多了,开火锅店的,开串串店的,做潮牌服装的。一波接一波的,最近明星做的生意我总结为2.0模式。
在1.0模式里面基本都是开饭店,开餐厅的,这一波明星开始向互联网靠拢了,有的做起了电商,有的开起了直播。懂得利用个人的IP热度做传播了。
小渔很欣慰这些明星还是挺有觉悟的,也可能是有高人在后面点拨吧,终于意识到了开实体门店是一件很亏的生意。
于谦最近卖起了干果,一口气开了两家店子,说实话,我并不好看他的未来,明明一个标准品,非要开实体店来限制自己的流量边界,不过也可能以后会在线上销售吧。
其实这也是随着经济模式的转型而发展的,媒体传播现在从传统的电视转向了网络平台。以前的明星,只要在电视台多露脸,就可以增加曝光,但是现在大家的目光都转移到了网络上面。
各种网红崛起,连歌手都变的更加网络化了,像抖音这样的平台,带火了一大票普通音乐创作者。而以前的一些人气明星都会感觉到危机感,因为存在度越来越低了。
所以这些明星也纷纷从台前走向了网上,开自媒体的,开抖音的,开快手的。毕竟这些平台也需要明星的流量支持,所以正好形成了互补,大家可取所需。
但是这并不代表自己可以松一口气,于是就都开始筹划着做点生意,让未来有多点的保障。
明星大部分其实都没有什么商业头脑的,你以为背后的团队都会真心帮助他们吗?那些所谓的团队,只想从明星身上榨取更多的利益。真正像李子柒这样从草根起来的网红,才会珍惜自己的IP。
从韩寒的“很高兴遇见你”,到孟非的“黄连一孟”,这些饭店90%都倒闭了,只有薛之谦的串串店还开的不错,从节目中也可以看出,薛之谦是明星里面少有几个有点商业头脑的人,他在天猫开的店子,生意也是非常不错。
在人气高的时候,不做流量变现,做什么呢?于谦真是个聪明人,在每一个时代都抓住了风口!看来于谦除了抽烟、喝酒、烫头、养小马之外,又找到挣钱的新路子。
于谦开果店,叫“谦哥干果”,其实主要是利用个人的知名度,来带动干果品牌知名度。用个人的IP影响力,最后转化成干果销售的利润。这就是在新经济时代,如何进行流量变现的最佳例子。
这件事,郭德纲就没办法做,因为郭德纲是德云社的老板和控制人,他如果干这个与相声毫不搭界的事,那可能被人喷死。所以他的个人品牌影响力,只能叠加在德云社身上。也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于谦他就可以更加自由的,将讲相声所积累出来的个人IP品牌转化成毫不相关的其他行业。
养小马、弄庄园,这可能是个人生活的兴趣,但是并不代表能挣钱。人的兴趣和赚钱有时候不是合二为一的,而且大部分是有冲突的。但是于谦搞干果可就不一样了,如果他还可以学习李湘,直接来个直播带货,那他整体的干果销售就起来了。
干果销售的毛利润非常大,但是最大的经营难点就在于销售是否能通畅起来,否则囤货带来了资金流压力会其他提升成本,以及货品品质降低进行处理所带来的损失。这两大风险如果能避免,那么干果销售,百赚无一赔。
而于谦作为代言人,自身又积累着牢固的粉丝,销售周转肯定不会是一个难点。***率提升上去了,货品的品质自然就有了保证,也不会因为长时间储存要进行损失处理。这种正向循环就保证着他去做干果销售,肯定是挣钱的。未来是否他要做连锁或者进入到企业家层面,那风险就做了转移,德先生所讲的经营风险就不会再成为主要风险了。而是战略风险以及决策风险变成了连锁企业的最主要风险。
于谦是聪明人,该玩摇滚的时候玩摇滚,该去演电影的时候赶快做演员去赚钱,该去北京郊区拿地弄庄园的时候,赶快去圈地。这每一步的路都走得很对,所以正如郭德纲讲的,虽然郭德纲是德云社老板,德云社看起来也很挣钱,但是郭德纲可能真的没有于谦有钱啊。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让我教你怎么看透金融逻辑和理财中的所有门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社交化电商的典型合伙模式,通过品牌IP号召力,在无需以实际投资的情况下,提供自身的品牌资产价值,或是以通过成立个人品牌资产管理的形式授权与供应链和投资商合作的过程,谦客干果,是不是干果无所谓,是什么都只是一个商业化的载体,可以是服装,这些都是依赖于这个品牌资本管理的营销定位问题。
于谦只需要控制好三件事:1、个人品牌完全主导,即保持自己的权益,又可以保护自己的品牌运营过程不不被商业化伤害。2、严守供应链这关,我相信选择干果类,这是一个无需解释的产业,三农产业完全被人接受,但如果你搞保健品和直销,再赚钱,于谦也不敢,这一点,郭德纲的藏秘排油有前车的鉴。
甚至是不是做连锁,这个也不重要,线下的连锁布局其实也是依靠***来的,而且现在也不会走单纯的加盟连锁这个模式,因为扶商太难,于谦在无法确定单店是不是有生存能力量,是不可能同意股东一下子全国招商的,如果这样,那么加盟商加入进来,只要有几个赔钱跳楼的一闹,于大爷就受不了了,最现实的可能就是:翻牌。就是对于各地小区的原有店面,翻牌,无非就是给你一个授权嘛,店还是你的,但你多挂一个牌子,你店又增加了品牌,平台又多了一个线下店。这是共赢的模式。
如果动了线上的念头,那背后一定是动了融资,走资本的念头,如果没有启动线下连锁,那还是想稳稳当当的做品牌,线上新零售的模式,可能会启动网红-自媒体,社交化电商的全全新模式,甚至也德云社深度沟通,这时于谦就既是甲方,又是乙方了,德云社也是一个超级大IP,这个相当于MCN品牌,上面有太多的独立的IP,这种战略合作将是未来他们研究的重点,将来可能会成立:品牌资产管理委员会,交由专业的投资管理机构去运营,这要远远比赚明星出场费要强大的多了,这是战略布局,于谦的背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所以这次不为赚钱,只为摸清理顺未来的战略模式方向。
孙洪鹤非常赞赏这种共赢的合作模式,也会继续关注这个项目,在北京最新大量的出现类似这种模式的项目,只是说明社交电商的升级发展,为传统民营企业提供的一个参考的方向,也欢迎大家与孙洪鹤交流,今日头条搜索:孙洪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