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活网

北京三元招聘信息,北京三元招聘信息不更新么

  1. 鲁迅每月工资350块大洋,换成现在的人民币值多少钱?
  2. 如果只有12元怎样生活?

鲁迅每月工资350块大洋,换成现在的人民币值多少钱?

1912年,民国临时***成立。鲁迅受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出任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后得袁世凯赏识,被提拔为教育司佥事。

袁世凯还是十分重视教育,所以当时教育系统的工资还是比较高的。

比如鲁迅,职务比科长高半级,工资是240元。而国会议员也不过400元。不过由于民国初期***比较穷,公务员能拿到手的工资,并没有那么多。

北京三元招聘信息,北京三元招聘信息不更新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鲁迅在1913年9月27日的日记里曾记载过这样一句话:“收本月俸百七十元,余七十元为公债票,未发。”所以鲁迅实际拿到手的是170元。

1917年,教育部进行了薪资调整,鲁迅此时的月工资是350元,跟同时期北京大学系主任的最高工资,是同一个标准

这个时候的350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弄清这个问题,先列举几个数据,再做对比。

北京三元招聘信息,北京三元招聘信息不更新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同一时期,北大的著名教授月工资是280元;普通助教是50~100元;中学正规编制老师工资大概40元左右;但编制外的老师工资不高,大概10元左右。

同时期的北京面粉厂的工资大概10元左右,自来水厂工人8元~11元,平均的话估计也在10元左右,各个工厂组长价格月工资20元左右。

而据当时媒体调查,北京的人均每月生活费是3元钱,一块钱可以买8斤猪肉或30斤大米。从这个数据来看,普通家庭至少有2个人工作,才能维持基本生活,而且肉应该算奢侈品了。

北京三元招聘信息,北京三元招聘信息不更新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19年,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鲁迅,花了近4000元买了一套四合院,把一家老小及弟弟周作人一家,全都接到一起住。

如果只是数字概念可能理解不清楚,我们把鲁迅的工资换算成当时的购买力,然后再与现在购买力相对比。就简单的用当时物价、房价,以及普通人工资水平来比较一下。

民国时期货币都是银元,计量单位依次是块、毛、分。当时1毛钱可以买到一盘肉菜,几个馒头,一壶好酒。当时的一块钱,差不多是现在购买力的300倍。这样看每月1万块,也不算很高。

其实鲁迅一直没有买房,后来到北京发展,因为弟弟与母亲都要前来,不得不买房子。当时北京房价要比上海低得多,鲁迅花了3675块大洋就买了一套三进大四合院。

鲁迅每个月工资350块钱,一年也就是4000多块钱,就买下这座四合院。如今北京一套房子差不多1000万,所以换算过来,鲁迅每个月工资差不多80万左右。

如果按照普通工薪层工资来算,当时北京普通人一月工资差不多五块。现在北京一月工资算8000,鲁迅工资换算过来差不多60万。所以无论怎么换算,鲁迅先生都非常有钱。

而且鲁迅先生情调非常高,他对自己人生观概括为:首要生存,其次温饱,最后发展。并且对人生观作出解释:生存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对于每一笔支出都会有明确的记录,后来又包括了讲课费、稿费这两部分。

真正算起来,鲁迅每月工资可以拿到500左右。鲁迅有段时间被免了职,到了上海后受到蔡培源的“接济”,鲁迅就开始吃起了每月300的空饷。而且鲁迅拿着***的钱,还要骂着***。

因为在鲁迅看来,钱该拿的要拿,人该骂的要骂。自己相对于那些跑到国外才敢骂的人,要比他们有勇气多了,自己这样才是勇士。

所以无论怎么换算,鲁迅先生都是当时中高层人群。不要以为鲁迅先生谁都会喷,就想当然的认为他很穷,其实他是真的有钱。

在当时的民国工人的收入是月工资15银元。而鲁迅先生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23个普通人的工资。

一个典型的五口之家,每个月大概需要66银元。达到100到200银元的之间的都算得中等生活水平,200银元以上的就是上等生活水平,30元以下的则属于贫困生活水平。

《民国经济学》记载:

民国元年一月,一两黄金可以兑换39块半银元。那么一两黄金50克,1克黄金=39.5/50=0.8银元。

现在1克黄金值多少钱呢?从黄金市场来看,目前是1克350人民币。所以1块银元=350/0.8=437.5块人民币。那么鲁迅的350块大洋=350*437.5=153125元人民币,也就是月薪十五万元余,

有资料记载,鲁迅先生曾为自己的家人,包括母亲以及兄弟们购买了一套很大的四合院,基本上花了有3000多块大洋,再加上装修费用,基本上有四千多块大洋了。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在当时是非常富有的。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参与者和领导者之一,被人们称为用笔杆子拯救中国的人,别说一个月拿350块银元,就是一个月拿580块银元都不为过。

鲁迅先生也是凭借自己的才华吃饭的人,并且还一心报国。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大家觉得呢?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觉得虽然鲁迅先生每月拿350块大洋,不太好与现在的工资相比,但肯定是当时中国少数高收入人群之一。

据史料记载, 当时的***曾经进行过收入调查,那个时期在北京人均月工资普遍为十五块银元,折算下来,普通人一年的工作下来才可以挣到一百八十块。如果现在北京市居民北京月收入7000元标准算折算,鲁迅先生的350块大洋相当现在人民币【(350大洋/15大洋)乘以7000元=163333.33元;如果折算成年薪可过196万元,这在当时中国应该是不多的高收入人群。

同时,当时一百八十块在当年的北京可以买两间瓦房带个院子。而鲁迅自己用薪水第一次买房就买了一套两进两出的大宅子,面积相当于半个篮球场。而且是在西城内环。当时这套房子的成交价为三千五百块银元。就是说鲁迅先生用不了一年的收入就可在北京买一套房子。按现在北京这个地区的房价每平米10万元,这么大的面积可能得花5000万元人民币。这样折算下来,普通人可能需要一辈子都买不起,年薪过百万元的高收入人群可能也得花上二十几年时代才能买得起。如此折算下来,鲁迅先生的350大洋也要相对现在年薪20万元以上人民币购买力。

这只是一个大概数据,真实的情况也难以准确测算。

国三年才有的袁大头,鲁迅先生在二十年代初,每月工资就达35O块大洋,按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标准,一块袁大头够一家两口每月的生活费用。

现在普通的袁大头市值1000元左右,就按1千元人民币计算,也有350000元人民币,在当今有这么高的月薪也只有土豪可比了。你们想想,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切不会与经济有关,而是两个人理念不和,信仰相背直接造成的。

我的父亲是1937年响应民国***全面抗日的大局而参军的,当时我的父亲才满16岁,刚中学毕业,自愿报名奔赴抗日前线,属国民革命军74军。幼年听我父亲讲,连续跟日本人打了三个月,差一点就沒命了,一颗***打在了帽子上,***从头皮上滑过,再下一点就呜呼哀哉了。当时他有点文化,被安排在连長身边当勤务兵,据我父亲回忆,这个连長是河南人,满脸的络腮胡子,面像很凶恶,本来是上校团長,由于亲***毙了三个逃兵,被上面追究,连降***为连長,实则保留校级待遇。我父亲当时每月饷银为六块袁大头,普通士兵为两块袁大头。至1940年以后,普通士兵为8块孙大头,我父亲增加到18块孙大头银元,因为他的上级连長变为团長了,他也成了他的副官,后来我父亲思念家中的亲人,不愿去上海守防,偷偷地跟***的特工逃离了***的部队。
那时的袁大头兑换成现在的人民币,增值也不知多少倍了,鲁迅先生的工资无疑是当今社会最高层次的了。谢谢邀请!

如果只有12元怎样生活?

如果你只有十二元,先花三元钱买两个包子填饱肚子,如果有手机,就打开手机,在一些抬聘的平台上寻找一些包吃包住的工作。

如果你沒有手机,就去一些中小餐厅寻找一份勤杂工的工作。一般的中小餐馆经常会在门前放一块招聘的广告牌。你只要能吃苦,一般都会被录取,如果你有一点厨艺就更好了。只要被录用了,餐馆都会包吃包住。

其他行业,也许更适合你将来的发展,但是很多行业都要干满一个月才能結算工资,但是,你口袋里的十二元钱是无法生存一个月的。因此只有到餐馆去打工,才能马上找到吃饭住宿地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diro.com/post/47858.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