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除了稻香村,还有什么点心比较好吃?
感谢邀答,北京糕点一直享誉国内外,也是饮食文化一部分,逢年过节,探望老人亲朋好友,走亲戚,婚丧嫁娶,礼尚往来准备一盒点心匣子显得正规礼貌有面。
稻香村点心,做工精良考究,用油讲究点心没有哈喇味道,一般北方人喜欢这种类型的糕点,前几年受别人委托给南方的朋友邮寄礼物,点名去稻香村糕点店排一两个小时队伍才买到,寄送之后反馈不太习惯吃稻香村糕点,馅特别甜有些腻口;后来稻香村糕点也增加了新品种,生产出木糖醇的点心不是很甜,我以前很喜欢稻香村点心,现在很少吃点心也很少光顾。
北京还有其他点心铺也不错,比如桂香村开店至今也有100年历史,起初是江浙一带迁入京城,桂香村的店铺比较少,记得第一次去桂香村,是好多年前去的西单店,鸡蛋糕味道很好,现在的桂香村品种包括西式,京味,广式点心等,玫瑰饼,蛋黄酥,果酱盒,牛舌饼,萨琪玛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有糖尿病的老人,可以买一些无糖醇的点心,现在售卖的点心质量如何可以实际到店去看看。
老北京小吃店也有一些不错的点心,护国寺小吃店,推荐豌豆黄,驴打滚,艾窝窝,奶油炸糕,不是很甜。还有锦芳回民小吃店,豌豆黄,艾窝窝,驴打滚,炸松肉,上次买的艾窝窝馅料不是纯豆沙馅,改成五仁青丝红丝果料的,没有豆沙馅好吃。还有清真白记小吃店,也有驴打滚,艾窝窝,豌豆黄等,年糕品种有好多,黄米面年糕,椰蓉年糕,紫米年糕等。
建议买点心,先少买点尝一下,如果对口味好吃再多买,一下子买太多不好吃又不能退浪费。
北京人到底爱不爱吃点心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吧,不然也不会逢年过节稻香村就人山人海的排队,即便是现在大家还是觉得提着点心盒子串门是标配之一,至少长辈都是这么觉得呢,也只认稻香村,其实啊,北京除了稻香村,好吃的点心还真不少呢。
中关村茶点是一家西点为主的糕点店,别看外表不起眼,但是很有来头呢,话说是50年代的时候就有了,那时候这家国营点心铺子是为了照顾苏联专家以及海外学者的口味才开的。这里的糕点闻着有浓郁的黄油香味,吃着味道不错,食材也有保证。当然了,价格是翻了好几倍了,真心不便宜。苹果派,蝴蝶酥,奶油卷都很受欢迎。
与稻香村本是同根同源,后来自己独立出去了,但是这家点心铺子名气就比稻香村差了很多了,现如今店里的经营主题和稻香村还是一样的,熟食,点心以及各种小食品。尤其喜欢这里的果酱盒,酥酥的饼皮中间是裹浆,四面还有椰丝,松软而且甜度合适。鲜花饼,牛舌饼,蛋黄酥等等也很受欢迎
作为一家有些年头的***点心铺子,还是有一定的名号的,这里经营的都是***的点心,看上去没有多么的精美,但是味道还是满不错的,也是颇受大众欢迎,这里的糕点更偏向西点的感觉,因此甜度都普遍偏高,非常适合下午的时候搭配茶来一起食用。拿破仑,糖火烧都还是满好吃的。
地址:西花市大街50号(近花市***寺)
今天咱们真的不想提稻香村,说说老北京正明斋的点心吧。也一样让吃货们口水流。
正明斋是正宗老字号,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和稻香村比较,正名斋的特色是用料考究,配方严格,做工精细,融合了汉蒙满藏之特色。
壹周君曾经听说过,正明斋不亏为老字号,保持着严格的生产工艺和选料,他家从糕点无论是原料配比,还是加工制作,还是制作过程中的工序,都有独家的加工方法。比如他家最为著名的就是蜂蜜蛋糕。如果是放到现在,也是妥妥的明星产品,比如 张学良将军就喜欢吃正明斋的玫瑰花饼,还有当时京剧界的大碗,也是非常喜欢吃正明斋点心。
有许多特味产品,都是***取独特的加工方式,从而保持了糕点的特殊风味。蜂蜜蛋糕最为被老北京人称道,原料中含有面粉、鸡蛋、白糖、蜂蜜、生油、青梅、桂花、瓜仁,工艺有四步,工艺,当然不可能是现在的烤箱原理,蛋糕体爬高等,而是分别是打糕、灌糕、烘烤、冷却。壹周君看到一本书上说道,蜂蜜蛋糕的口感特别细腻,除了蜂蜜和面粉,那些配料也多为讲究,所以着蜂蜜蛋糕一个是甜点,一个也是对滋补身体有很好的效果,不少老北京人早晨过早都吃一块蜂蜜蛋糕,还要喝杯牛奶,在当时,也是很时尚的事情了。
而且,说起月饼,我们现在吃的肉馅月饼,五仁月饼,豆沙月饼等款式,正明斋的月饼,做法和馅料都与众不同,比如,月饼油重,当然,放到现在,估计很多朋友会说,不太健康,但是在当时,这也说明正明斋非常舍得搁放原料,做生意厚道据说,月饼的特色也是北京风味,有红、白、黄酥月饼等很多品种。
这白月饼也是历史悠久,有100多年历史了,北方盛行,整个洁白如玉,壹周君感觉有点像升级版的糯米糍,当然,用料还是面粉,但是馅料里面又加入了桂花、核桃仁、瓜仁、山楂等格外香甜。
红月饼又成为自来红,因为烘烤的颜色比较深,因此得名。馅料包括又白糖,果仁,看上去像司康。表皮也是比较酥脆的,而且最明显的特点是月饼身上画上红色的圆圈烙印,估计是讨个好彩头,平时北京人也把它当零食吃。
北京有哪些百年小吃?
北京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小吃,其中一些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以下是一些例子:
- 爆肚:北京的传统小吃,将牛、羊的胃切成细丝,用沸水焯熟后,配上芝麻酱、腐乳等调料食用。
- 炸酱面:将面条煮熟后,拌上炸好的酱和各种蔬菜、肉类等配料,是北京人喜爱的主食之一。
- 豆汁:以绿豆为原料,经过发酵制成的饮品,具有独特的酸味和豆香。
- 艾窝窝:用糯米粉制成的球状小吃,通常包裹着甜馅,如豆沙、花生等。
- 驴打滚:用糯米粉做皮,卷上豆沙馅,再滚上一层黄豆粉制成,口感软糯香甜。
- 豌豆黄:将豌豆煮熟、捣烂,加入糖制成的甜品,色泽淡黄,口感细腻。
- 卤煮:将猪内脏(如猪肠、猪肺等)和豆腐等食材一起煮制,配上卤汁和火烧食用。
- 炒肝:以猪大肠、猪肝等为主料,配以淀粉勾芡而成,具有浓郁的蒜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