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庸***里有哪些特别诱人的美食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阿朱和阿碧做的精致小菜:
段誉见那“锦瑟居”四面皆水,从窗中望出去,湖上烟波尽收眼底,回过头来,见席上杯碟都是精致的细瓷,心中先喝了声彩。
一会儿男仆端上蔬果点心。四碟素菜是为鸠摩智特备的,跟着便是一道道热菜,白果虾仁,荷叶冬笋汤,樱桃火腿,龙井茶叶鸡丁等等,每一道菜都甚别致。鱼虾肉食中混以花瓣鲜果,颜色既美,且别有天然清香。段誉每样菜肴都试了几筷,无不鲜美爽口,赞道:“有这般的山川,方有这般的人物。有了这般的人物,方有这般的聪明才智,做出这般清雅的菜肴来。”
阿朱道:“你猜是我做的呢,还是阿碧做的?”段誉道:“这樱桃火腿,梅花糟鸭,娇红芳香,想是姊姊做的。这荷叶冬笋汤,翡翠鱼圆,碧绿清新,当是阿碧姊姊手制了。”阿朱拍手笑道:“
金庸***里写到美食的地方不少,最为精彩繁复的当然是黄蓉给洪七公做的那些精致美食了。不过那几段美食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印象更深的反而是另外几段关于美食的描写。
一个还是跟洪七公有关。那洪七公一生好吃,在华山之巅居然另辟蹊径,找到了一种美食。他深埋一只大公鸡,招引来了无数大蜈蚣。然后他煮两锅雪水,把蜈蚣尽数烫死,这蜈蚣都有剧毒,这么一***,毒液全部吐出来。然后洪七公用小刀把一个个蜈蚣剥出雪白的肉来,宛如大虾。另起两锅雪水,将蜈蚣肉洗干净,然后自带油盐酱醋,蘸着就吃。本来杨过看着恶心,不敢吃,被洪七公激了一下,然后尝了一口,立马不得了,满嘴鲜美,又脆又香,清甜甘浓,于是乎一老一少,你争我抢大快朵颐。这个描***是让人羡慕啊,那时候杨过正心中愤愤不平,怨天尤人,来到华山上,结果巧遇洪七公,又吃到了极其罕见的人生美味,这等机遇真是难得。
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我也经常会捉一些虫子吃,主要有蝗虫、螳螂、知了猴、土元等等,都是放锅底一烧,多了就油锅一炸,味道真香。再有就是做大虾的时候,活蹦乱跳的大虾,烧开锅放水里煮熟。其实细细一看,皮皮虾外形跟蜈蚣还蛮像的。
另外一个关于吃的描写就是韦小宝的,韦小宝刚进宫没事瞎逛,到得一处大殿,发现了几样漂亮点心。韦小宝本来扬州妓院出身,那时候扬州什么美食没有,但是跟宫里一笔就差了远了。“这千层糕是一层面粉夹一层蜜糖猪油,更有桂花香气,既松且甜。”韦小宝这一偷吃,遇到了康熙,从此开始走上飞黄腾达之路。有一段时间他还专门负责御膳房,可谓是什么好吃的都吃尽了。
后来韦小宝遇到了九难师太,也就是《碧血剑》的阿九,大明公主,韦小宝这一身吃的本事得以发挥。这阿九本来是公主,流落江湖,怕是没得什么好吃的,但是遇到韦小宝就不同了,韦小宝看她气度非凡,刻意巴结,他身边银子数不尽,什么燕窝、茯苓、金钱菇等等名贵食材尽数买来,遇到酒家就让人家做。他自己在御膳房呆过,什么怎么做也了解个八九不离十,所以他指点出来的饭菜也颇得御膳房珍味。九难辛苦半生,怕是很长时间没有吃过这么周到的美食了。人生起伏,谁又能料到当年的金枝玉叶,现在过得还不如一个混混出身的***太监,一餐一饮,酸甜苦辣,其中滋味,又有谁知。
金庸***里诸多美食描写,是不是也在说明了一个道理,任你如何英雄豪杰,也是要吃饭的。
一部成功的作品,连故事里面的菜品都是赞不绝口的,相信看过***的人都和壹周君一样,除了对那几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刻骨铭心外,对里面的那几道菜也印象深刻。下面就跟着壹周君一起来盘点一下“金大厨”笔下的美味。
要问金庸笔下“做饭第一能手”是谁,那非黄蓉莫属了吧,玉笛谁家听落梅、岁寒三友、好逑汤、叫花鸡……个各菜品堪称一绝,难怪洪七公会将武林绝学降龙十八掌传授给郭靖。
玉笛谁家听落梅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道菜品,在壹周君看来,这就是肉的聚会、油脂的天堂。一条羊羔坐臀、一条小猪耳朵、一条小牛腰子、一条是獐腿肉另一条是兔肉,这几种肉混合在一起,不同的嚼法不同的滋味,用黄蓉的话说“猪羊混咬是一番滋味,獐牛同嚼又是一番滋味”,这变化多到不计其数。
二十四桥明月夜,这句出自唐朝大诗人杜牧的诗句在金庸笔下却化作了一道美食。它的主要食材是豆腐和火腿,但有趣的是做好之后的火腿丢掉不吃,只吃豆腐,好在火腿的鲜味已经全部到了豆腐之中。
只不过吃豆腐的时候还要用上兰花拂穴手把豆腐切成球再享用,这么有“情调”的做法也真是想的出来。
书里提到过一道糯米嵌糖藕,壹周君在餐馆里有吃到过,当时在菜单上看到这道菜,心里还激动了片刻。
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松鹤楼?
松鹤楼始创于清乾隆初年,迄今已有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是目前苏州地区历史最悠久、饮誉海内外的正宗苏帮菜馆。菜品用料上乘、四季有别、因材施艺、精烹细作、讲究火候、鲜甜可口,与吴地温婉灵秀、精致淡雅的风格相得益彰。松鹤楼是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餐饮品牌,荣膺原商业部、内贸部授予的"金鼎奖"、"国家特级菜馆"等称号,松鹤楼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颁布的驰名商标。松鹤楼也是中国优秀厨师的摇篮,多位名厨在国内外烹饪大赛上屡获金奖。由于松鹤楼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苏州美食,因此,它常常见诸电影和文学作品,影片《满意不满意》、《中华三味》、《美食家》、《私人订制》都取材或取景自松鹤楼。著名***家金庸在其《天龙八部》中多次提到松鹤楼,2007年9月23日,八十四岁的金庸重回松鹤楼,在品尝了苏帮美食后,欣然命笔,写下了"百年老店,历久常新,如松长青,似鹤添寿"的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