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被公司外派到北京常驻半年,不想住酒店,58同城上的短租房是怎么操作的?
我建议你可以让关系不错的本地同事帮你找找,最好在58同城上根据地理位置找一个离公司近或者离熟悉的同事近的地方,58同城上有个地铁找房的功能还蛮方便的,你可以试试找个地铁周边的,方便上下班~
看来楼主还是一个讲究生活质感的人啊,如果你想要“家”的感觉,那么建议在58同城上找个精装修,环境温馨的房子,最好是可以做饭的那种,有些房东会标注“可接受短租”的字样,这种房子更容易顺利租到手~
外派这么久,公司不给安排住宿吗?其实现在租房没有明确的长租或者短租界限了,你跟房东明确好合同时间就可以了。如果对北京的租房市场不熟悉,可以咨询一些当地的朋友,帮你找到一个地段好,出行方便的短租房很容易的,实在不行楼主可以联系我哈哈~能帮上的我尽量帮你~
一年纯收入20~30万,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处于什么水平?
一年纯收入20-30万,也就是说吃喝花过还能存款二三十万。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处于中高端水平。这个收入待遇搁在三线城市,用不了四年的存款就可以买套一百二十平方的房子。
搁在北京,慢则十年都买不上房子。以住房为
比对对象的话,年存款在二三十万估计属于中等偏下。然而这份工作的工薪收入待遇实际不低,只要耐心等待,存够了钱回老家就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众所周知,北京是一线城市,房价高不可攀。想要在这里安家落户真的很困难。物价也不是基层群众能够接受的,与其累个半死,不如回家当中产阶级。
时时,年年都在谈收入问题,其实不管多少钱都有不同收入的生活,年纯收入20-30万,无非是想看看是否够了一般人满意的程度,其实地方不同,期望不同,基础不同,幸福满意的标准不同,如果你去比较,一定还有更好更高的,但不得不说,在现有状况下,你已经具有了追求幸福的权利,因为基本的金钱基础已经具备,物质需求都可以适当满足,你完全可以去考虑一些更美好的追求。当然如果你一定要把收入作为评判幸福的标准,那么应该说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钱人已经不靠金钱说明自己,你还在计较收入,显然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按照一年纯收入20~30万元的水平,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去除那些企业高管的高收入之外,在所有普通工薪阶层中肯定是处于中上游的。
我们从北京市统计局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到10万以上,而这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是唯一超过10万元的城市。
但要是以您说的纯收入20万元以上来看,那明显是很高的,如果一年下来有30万元的收入,最起码可以在北京购房6-10平方米㎡的房子。而这是其他普通工薪阶层根本在北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当然,比起那些年收入100万甚至千万元以上的高薪人群来说,30万元也不算什么。
总之,相对来说是比较不错的群体,毕竟北京市的平均年收入也就10万左右。那么,你明显已经跑赢80%以上的人群。
你说的这个纯收入是什么概念?如果按照术语,年纯收入,指一年劳动所得的所有收入减去产生这些所得的所有支出。也就是说,你全年总收入减去总支出,剩余二三十万元。如果这个水平,你即使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大都市,也是80%以上的人上人了。北京的富人很多,千万亿万富豪毕竟只占一小部分,大多数人还是工薪族。纯收入二三十万元,相当于年收入四五十万元。别忘了,北京2018年社平工资才10300元,你超过4倍。
但是,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比如说,你没有北京户口、有没有北京住房、有没有北京号牌的汽车。这是你一个人的纯收入,还是你一家的纯收入?这些问题都要计算。
也有可能你的概念不清楚,你把税后收入当作纯收入。你认为税后拿到手的就是纯收入,那么你税后二三十万元,又要分有房没房有户口没户口了。
第一种,你的纯收入指扣除支出后的净利润。这个收入还是可以的。如果你有北京户口北京住房北京汽车的话,这二三十万元,你还可以做许多事情。比如,一年出国一两次度***游,可以偶尔买个名牌包包,可以送孩子去最好的国家留学。但肯定不是富人生活,起码算个中产小资生活吧。前提是,不要生大病,不要遇到大事,不要碰到碰瓷的,不要撞伤老太太,不要被骗了,不要找情人被无穷无尽的要钱(如最近的国民大叔都不堪忍受)。反正你摊上一个大事,你照样被打回***丝原形。
第二种,你的税后收入二三十万元。你就是一个一般人儿,还是一个***丝。税后二三十万元的人群:企业中层人员、互联网企业的技术骨干、金融行业的优秀者、有点才华的画家作家自媒体人、小公司老板、小饭店小超市老板、有点创收能力的老师、敢收红包的医生、有点成果的大学教授等等。这些人如果租房、打车、送孩子去国际学校(一年二十万),估计也剩不了多少了。
第三种,就算你纯收入二三十万元,如果你想买套房子。二三四环的新房子,你就断了念想吧。五环边的新房子,高档小区新房子也十万了,买一套一百平米的两居室,也要一千万了,你需要挣四五十年。买个旧房子,也要五百万元,你需要挣二三十年。看看周围,你收入不算低,但你连个自己的家都难以拥有?大家都活得不容易。
一年纯收入20到30万,在北京这样一线城市,处于什么水平?如果属于北京本地人,在北京有房子的人,一家三口过的还算小康水平,如果属于外地人,在北京无房无户,在北京也就是一个中下水平。
在北京年纯收入20万到30万元,三口之家,平均每人10万元,家庭开支平均每人5万左右,一年就需要15万元,剩下的5万到15万元,如果北京租房住,一个三口之家,至少要租个一室一厅的房子,每年开支需要5到6万元,如果自己买房子,现在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500到800万元,首付30%,需要200到300万元,你需要北京工作10年才能付得起首付,每月还贷3到5万元,如果是这样的生活,年纯收入在北京20到30万的人,日子是非常紧张的,可能连几身好点衣服买起来都比较困难。
北京是一个人才扎堆的地方,从个体来看,一年纯收入的确不少,但是从过日子的角度来看,在北京一年纯收入20到30万真的不高,如果和内地的[_a***_]和重庆相比,也就相当于重庆和成都的10万年薪的水平。我们不拿房价来作比较,因为真的没有可比性。在重庆或是成都,如果年薪30万,五年买一套二居室的房子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在北京五年下来只够买10平方分米的房子,你说这日子还怎么过?从日常生活来看,在重庆早上吃碗小面6元钱,在中午20元一份的盒饭可以达到二荤二素,那么在北京50元一盒的午餐,那真是没法比。
哈哈,说了这么多,最终就是一句话,在北京一年纯收入20到30万元,属于中下等生活水平。当然如果属于当地有房有车来看,应该是中上水平,如果外地打工族,不在北京买房买车,以后钱找够了回老家来消费,你可能也算有钱人,但想在北京买房置业,安家落户,最后的可能你还是北京的中下层人员。
你觉得北京怎么样啊?
可望而不可及的美丽城市!身后万家灯火不是你的归宿!辛苦不能说,眼泪不能流,委屈无处诉!不能累了就想家,不能怕黑就拉灯!世态炎凉,冷暖自知,这辈子若能幸福安稳,谁愿意颠肺流离!北京……北京……这个让人又爱又“恨”容得下肉身容不下灵魂的城市!
你好,我是丸子哥,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北京到底怎么样,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第一:就业机会方面来说,北京的大小公司都比较多,工作机遇大。但竞争也激烈,消费水平也比较高。
第二:从交通出行方面来说,交通压力非常大,每天早上上班地铁公交特别的拥挤,路上的小汽车也特别的堵。
第三:从住房来说,外地人由于户口和其他因素等原因很难在北京买房的,房租一年下来也得几万块钱,北京的住宿真的是一大笔钱。
第四:文化与旅游方面来说,北京的现代景点和古典建筑景点也特别多。举世闻名的有故宫、长城、颐和园和圆明园等,而且门票只要几十块钱,特别便宜,学生票还可以半价,可以说北京的旅游景点在全中国来说是性价比较高的地方。
第五:关于医疗教育方面来说,北京有名的医院和高校是全国最多的。医院的设施都比较先进,而医生的水平也比其他地方更专业,而学校由于师资水平高,这边很多学校会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会较高,学生的眼界见识也会更宽阔。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谢谢。
首先,我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先说一些不错的方面吧,北京作为首都,是全中国的政治文化科教和国际交往的这四大中心,是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的管理和策划中心,是中国医疗教育等***最集中的地方。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成了城市形象的代言词。由于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北京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外来人口来北京打工,求学,创业等等等等。再说一些不足方面吧,随着城市的发展变革,北京的胡同街巷少了,本地土著也逐步迁移到四五六环散居楼房而变得少了。反倒是高楼大厦多了,各种各样的北漂族也多了。还有就是熟悉的京味少了,操着天南地北的方言以及说着外地口音的普通话却多了。北京已经不是90年代末以前的北京了。但是它再不好北京也是我的家乡。
我是2004年高考完来的北京,当时来京,懵懵懂懂的,很天真,觉得自己可以改变这个社会,没想到却让社会同化了,,,对于北京的印象:就是北京人口音,不错,大部分北京人挺好的,挺热情的,除了极个别的人,工作机会多一些!
***加载中...首先来说北京作为我国首都,有着多年的悠久历史,当然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北京也成为了我国的领先城市,无论是经济,文化,医疗,教育等等,都是我国各个城市向往和学习的目标以及发展的方向。
我也是一个北漂,在北京工作八年,多少对北京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北京呢,大多数都是来自外地,有在这里工作的发展的,也有经商做生意的,随着收入的提高,很多人也在北京买了房子,定居下来,放眼看去,现在的北京是多么的繁华,生活节奏也是如此之快!
再一个来说,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素质文化也是我们其他城市所要学习的,素质真是高,可能在北京工作的人应该能感觉到,普通话也乃是全国标准之一,然而我最看重的是北京的医疗和教育,国内榜首的名牌大学几乎都在北京,医疗方面相当的发达和权威,吸引着大批的外地人前来就医,接受高等学校的学习和教育等,还有就是北京的治安也是非常的严谨,大大减少了犯罪的机率等等,总之北京有太多说不完的好了!
只要我们对生活和工作都有一定的态度和决心,我相信无论生活在哪个城市都会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北京一年的用水量是多少?
北京市深挖节水潜力,建设节水型工业,发展节水型农业,积极推广节水器具,加强再生水和雨水的利用,各项节水措施和节水管理制度得到落实。据北京市水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北京市年用水量从2001年的40亿立方米递减到去年的34.6亿立方米,递减量为5.4亿立方米,约相当于180个颐和园昆明湖。
为节约用水,去年,水务部门与首钢等10个年用水百万立方米的大工业户签订供水合同;对全市17690个社会单位实行用水定额管理;全市党政机关和社会单位压缩10%至15%的供水指标,并实施超定额累进加价,节省用水3200万立方米;农村用水管理以农用机井装表计量为切入点,全市机井42442眼,已装表40735眼,达96%。
为加大再生水利用,北京市建设了阳坊工业园区等10处污水零排放单位和华北电力大学等7处再生水回用工程。此外,建成集中式再生水生产厂5座,日生产再生水能力达25.5万立方米;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建成小型再生水处理利用设施250座,日处理能力达4万立方米。目前,北京市市区污水处理率已达到58%,再生水使用率达到25%,仅去年一年,全市共利用再生水2亿立方米。
北京人真的都幸福嘛?
幸福感是自己的感觉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几十年前大家的幸福感可能比现在强多了,因为大家彼此没有什么特殊的,生活水准也差不了哪去。而现在人们的幸福感越来越低了,还是因为攀比心理,外地人可能认为生活在北京的一定感到很幸福,其实最没有幸福感的就是北京人。为什么这么说,外地人从农村从小城镇或是小的城市来到北京一下子就将这些人的欲望提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尤其是在北京买了房落了户这种感觉真的好像是做梦一样感到无比幸福。而北京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没有什么奢望眼看着到处高楼林立而他们想要的是原来宁静的生活,与老北京的生活环境多数人因为国家卖地而搬到原来的郊区这样的变迁他们有什么幸福感呢?
不论在哪个地方生活,你都要有钱,没钱人在哪都不幸福。即使北京人,没房没车没媳妇当然不幸福。即使东北农村人,拥有几百亩黑土地,住着小二楼,室外大几百颗大***,子女二三人,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热热闹闹,吃着锅贴饼子,畅谈明年种啥,畅谈儿子大学毕业去哪工作,畅谈小女儿读哪个初中,依然幸福满满。
这个问题好有意思,北京人好像就不吃五谷杂粮不为生计奔波一样。全国人民遇到的问题,北京人一样遇到,北京人遇到的困难,有些其他地方的人还真遇不到。
一次听到来京旅游的几个行人在讨论北京人,说:北京人是不是觉得有几套房子挺牛掰?满嘴里都是嘲讽。其实我是想说您们被误导了,拆迁获得多套房产的是有,但是极少数,大部分北京人面临着快速飞升的高房价的压力。有老宅子的北京人也不是很多,现在还有不少北京人几代人蜗居在窄小的大杂院里。北京是首都,但不意味北京人都富有。北京人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骨子里的随遇而安。
不要再提这样的小白问题,任何地方的人们都有幸福和不幸福的,过好自己就行了。
地球人,皮肤不论黑的白的黄的。财富不论富的穷的、不论当官的还是草民。只要是人,每一个人的幸福标准都不一样。当然大北京人也脱不了俗,电器老板黄光裕算新北京人吧、算有钱的新北京人吧?可他人在监獄里吃牢饭,沒人身自由。仅举此一例.他代表着一群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它们会幸福吗?但广大的劳动市民遵纪守法过着朝九晚五,不愁吃喝老婆孩其乐融融的日子,美滋的、能说不幸福吗?标准各异,知足的人常乐,就是能幸福一生的人。贪婪无度的人永远得不到幸福。包括题主你那里,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弟弟过得就非常不幸福,他找了个媳妇是安徽的。媳妇和她姐在北京最初做啥不详。我家郊区农村的。我们一直反对这门婚事,总感觉这女的靠不住。俩人就算是有爱情吧,坚持了好几年。我们最终妥协了。他俩在市区打工租房,婚后生子。孩子从几个月就扔给七十多岁的婆婆日夜带着。说是打工,其实他媳妇这几年也没正经工作。大部分时间是在找工作,没文化,还挑三拣四。没有一份工作干过三个月以上。最近在闹离婚,因为疫情,我弟半年没啥收入,平时每月一万多。现在每月三千。闹离婚的主要原因是想买房,他俩手里就三十万。非要我父母出三十五万。我父母一辈子就这么点养老钱,之前已经花二十多万把老家的房子重新建了给他们结婚。也已经答应给他们钱。但是这媳妇动咎给老人甩脸子,最近因为孩子病了,骂婆婆给带的不好。半夜婆婆给孩子喂水喂药,吵到她休息了。让老人滚,别在她租的房子里待着。说实话,真没见过这么***的人。我们当初的预言都成了现实。一个笑贫不笑娼的家庭里培养出来的人。我弟弟也能看上。说离婚,他媳妇就把所有的钱都拿走了,一分也不给我弟弟。他媳妇和他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民政局去了若干次该签字,她就是不离。说到根儿上,一个人的婚姻不幸福,生活在哪里都一样不幸福。即使他们买了房子,一个月一万的贷款。也只能加剧离婚的速度。因为人家嫁来北京是想过现成好日子。谁想和你过苦日子。可怜的小侄子。生在北京,却是一个留守儿童,一年见不着亲妈几面。他就是他妈用来偶尔发个朋友圈晒晒用。不幸福是自己选择爱人的时候眼瞎。我们都提醒你了,她姐姐过着被人包养的日子,她天天羡慕她姐姐。这样的女人你养得起吗。现实打脸吧。你如何努力。在这个花花世界。你的能力也满足不了她。只能说你自己选择的。活该。该说的早就告诉你了。离婚她只要钱,不要孩子吧?我全说对了。不过孩子我们会好好培养,离开这样的母亲是好事。有这样的母亲,孩子倒霉,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