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活网

北京深山野外美食街,北京深山野外美食街在哪

  1. 北京周边县城哪里好玩?
  2. 北京的朋友小时候有没有“掏裆”骑自行车过?

北京周边县城哪里好玩?

怀来县,河北张家口下辖县,6乡镇17个村分别与北京市延庆昌平门头沟接壤。怀来是中国葡萄之乡和中国葡萄酒之乡,是全国经济林建设百强县,战斗英雄董存瑞的故乡。有鸡鸣驿古城、新保安城、样边长城、***山石窟等景点

北京的朋友时候没有“掏裆”骑自行车过?

早些年还不是每家每户都有汽车的时候,大多数的家庭能有一辆自行车那就是相当的不错了,而且家里的自行车都是家长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串亲戚、上下班或者带着孩子出去玩,出去上补习班都要用自行车。所以那时候,在孩子们的眼里,能拥有一辆28自行车,那就是梦想,也对其产生了无限的向往。一般院子里也就谁家的爸爸有一辆,理所当然就成为了小孩子学车的工具。

那时候的小孩子学车各自都很小,扶着车也只能比横梁高出没多少,只好先学着把脚放在左脚蹬上,左脚着地,一点一点向前悠着走,摔了跟头都不敢回家说。反正怎么学都不能两只脚都在脚蹬子上,因为个子小够不到,所以就有了一种时髦的骑法——掏裆骑。

北京深山野外美食街,北京深山野外美食街在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谓“掏裆”就是左脚踩在左脚蹬上,右脚呢从车的横梁下面掏过去踩上右脚蹬子,一左一右地蹬车前行,唯一的遗憾就是很难蹬满一圈。

学会了“掏裆”骑就当自己是个会骑自行车的孩子了,逮着机会就要骑上一圈,反正特别美。

我不是北京人却在北京住了多年,由于孩子上学刚回家,多亏不在家没卖自行车,现在农村骑28车的也很少了。我离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不远。北京的朋友会不会‘掏裆’骑自行车我不知道,这个,我会骑。小时候学车坐车坐够不着蹬就得掏大梁,小学的功夫到老也熱,今天是旺年正月初八,爱人在德州回家,打电话我去接她,骑上我的青岛28小金鹿再赶着她的上海26小凤凰,一人骑两辆自行车路上高兴来辆大松把,骑了一公里。现在我有自行车七辆,大小金鹿.大小凤凰.还有变速车两辆.还有一辆。前几年要是在家这自行车也准卖了。

北京深山野外美食街,北京深山野外美食街在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京的朋友小时候肯定有“掏档"骑自行车。我小时候都是这样骑的,首先,两手扶自行车把手,然后左脚踏在左边的蹬子上,右脚先蹬地用力使自行车滑行,这时,右脚从自行车“三角架"中间掏过,踏右边的蹬子,左右脚不断上下蹬踏使自行车前行,熟练后,这种掏档式也可顺利地自然地骑自行车了。很有乐趣。很多小朋友都会。当时的自行车大多是28吋的,也有26时的,有风凰牌,永久牌,飞鸽牌,红棉牌等等。

嘿嘿,谈谈我的经历。

小时候,家里如果有个自行车,那么是个相当了得的事情。我记得28自行车,是男士的标配。

北京深山野外美食街,北京深山野外美食街在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过去的马路没有这么宽,公交也没有这么发达。无论去哪里都是靠走和自行车。公交车除非去很远的地方,而且要倒很多趟车。当时的北京也没有这么大面积的繁华,主要集中在城四区,即使这样,小时候也觉得好远,好大。

鼓楼积水潭的小西天同学家里玩,觉得怎么这么远。现在呢,很多人为了上好点的小学,要横跨三环或者二环

过去的自行车凤凰和永久这样的名牌车是相当有面子的。小时候,学自行车先从滑轮开始。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只脚放到脚蹬子上,一只脚蹬地,然后抬起来,自行车与身体保持两边左右平衡,车子就向前滑行好远,等快挺了,再脚蹬下,如此往复。不像现在孩子,很多直接跨到座位上再骑行,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条件呀,自行车就一辆,座位高度肯定是大人的高度,所以就只能学会各种其他技巧。

28大胯的自行车很沉,小孩子如果把车扶起来都觉得费劲,因此就是滑轮这个事情就摔过很多次,身上被磕破无数次了。

等到这个技术掌握了,就开始学习掏裆了。就是骑车的时候,由于28自行车男车有个大梁,就是有一个钢管,小孩子个子没有那么高,另一条腿要从这个横梁下面伸到另一个脚蹬子处。自行车会向身体另一侧倾斜,行程平衡,然后蹬着自行车向前。所以如果自行车倾斜的角度不好,就会摔倒。最难的其实是转弯,由于你不是在自行车正前方,而且车把对于孩子来说也太宽,转弯的时候很容易造成身体平衡不稳,或者车把别到自己胸口。等熟练了,院子里和胡同里就成了我们自行车车技表演的场所了。

再后来,就可以骑到大梁上骑车,这样即使个子够不着座位也比掏裆的方式舒服。然后各自高了,就开始坐在后座上骑车,撒把骑车。这个技术真是无数次的磨练和伤疤堆积起来的,这个基本功没得说特别的扎实。

想想过去,一辆自行车承载了童年多少美好回忆,那个时候的不富裕丝毫没有影响孩子快乐的童年,所以,钱真不是唯一衡量幸福的标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diro.com/post/38307.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