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上清华北大很难吗?
太难了。从小就要是学霸。如果你有考清华大学的意愿,只要嗤之以鼻的努力,就会实现。但是,一般头脑的请不要拿着鸡蛋往石头上碰了。摆正自己的位置。清华是聪明+勤奋+理想才会达到的目标。
考清北难,难于上青天!
2019年,全国高考人数1031万人。清华大学录取3400人。北京大学录取1827人。清北录取率为6.4/10000。每一年录取的清北人数占全国人口比率为百万分之4,以我们襄阳市区人口100万计,想一想每日熙熙攘攘你要碰到这4个人的几率有多大?(当然了只是比喻实际上襄阳2020年有近70位学生被录取)
毫不客气的说:能考上清北简直是学神一级的人物。相当于封建时期科举制度的同进士出身。
个人觉得能考上清北的人一般都要具有如下素质:
一,较高智商。
二,目标清晰。
三,行动力强。
五,斗志昂扬,充满自信!
六,时间管理极好!
难不难要看你是什么籍贯,***如你是外籍,不用考试就可以直接上,如果你是北京籍,400多分就可以上,你要是河南,山东等农业人口大省,你就是考600分也不一定能上!所以,出身很重要。
清华北大每年实际招生人数大概7000人左右,每年会有所变动,但是变动不会太大,那么这7000人如何分配呢?其实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个是自主招生(这个两校各有几种,比如博雅、领军等,2020年出现了强基***等等),另外一个就是分配名额。当然还有一些省份会得到额外追加名额,但是这比例很少也很难,能多个1、2个就非常了不起了。
这边有2016年,2017年两年各地省市录取人数及录取比例,应该来说这两个数据是比较有说服力的。综合起来,录取比例来说比例最高的是北京,差不多每100个里面录取1个,而云南、贵州、广东等,几个地方差不多每10000个里面录取3个,整整差了30倍。话说广东录取那么低,真的没想到。而天天在哭天喊地的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及江苏等地比起上面三个省份好多了。
全国平均,每10000个考生录取大约7个左右。难不难,自己想想。
在中国大陆想要考上清华北大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清华北大在所有考生中的招生比例,除了北京,上海,天津这些直辖市以外,绝大多数地区维持1‰的比例。也就是说1000个考生里面才可能出一个清华北大的学生。
百里挑一是211,800里挑一是985,千里挑一是清北。
能够考上清北的同学在智商上是有很大的优势的。能够考上清北本科的学生,智商平均水平在135以上。
但是,智商135这个水平大概100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了,有的人只能上211,有的人可以上985,有的人却可以进入清华,这里面还是有学习上的差别的。
同样智商135以上,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记忆力差。记忆力好的那些同学可能不花什么力气,就能够把语文英语生物,这种需要记忆的科目学好。记忆力不好的那些同学,语文生物英语可能学的不好,但是数理化却能够拿高分。
这就决定了同样是135以上的智商,有的人可以达到211,有的人则可以进一步进入985。
除了记忆力和智商这两个因素以外,努力也非常关键,有的同学不怎么努力,依靠着良好的记忆力和很好的智商,能够比较轻松的考入211,985。
但是,由于这类的同学不够努力,学习不够勤奋,造成知识体系上有漏洞。他们就没有办法进入清华北大。
因此,能够考入清华北大的同学,都是智商超群,记忆力超好,同时又非常努力的那些同学。
在北京450分能上清华吗?
别说四百五十分,你再多考两百分也上不了清华大学。你提这问题的人有脑子么,自己好好想想。四百五十分上清华,做梦里也许可以。别总以为北京高考就那么简单,告诉你,北京今年清北录取分数线都是688起,750满分的。以后拜托问些别那么幼稚的问题。
北京考生只考450分根本考不上北大清华!
我一个亲戚是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前几年她参加高考发挥失常,只考679分上不了北大清华,只去人大。虽然北京市录取率稍高但竞争依然十分激烈。
很多人抱怨北京市考生录取北大清华率高,这是事实。北京市考生要考北大清华依然很难。北京市很多学霸,多才多艺,整体素质比小镇做题家的考生高。我身边几个朋友的儿子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会弹钢琴拉手风琴,大提琴,画画等等,会乐器的同学都是经过很多年的培训练习。
只有外籍学生才可能只考450分被北大清华录取
清华大学学生入党比例?
从清华学生处了解到,11年来,新生中的党员比例以平均每年0.5%的比例上升,从2001年的9.9%升至今年的13%。今年的新生党员大约有330多人,男女生比例接近全体新生的男女比例(2:1)。从生源地看,来自辽宁的新生党员最多,有47人;其次是河南33人;北京有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