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过日本的朋友,说说在日本的感受如何?
我的第一次出国游是日本大阪,6天5晚的自由行,我来说一下我的感受。
选择去日本旅游,一开始我有一些顾虑,担心语言不通,担心迷路,担心安全问题等等。去了才发现,完全不用担心。
1.很干净的城市,因为我不太懂日本垃圾分类的规则,也看不懂垃圾桶上的字,所以我每天出门的时候都会带一个垃圾袋,然后把自己没地方扔的垃圾带回酒店。吸烟也会有固定的区域,马路上也没有烟头,真的很干净。
2.酒店也相当干净,房间虽然小,但是五脏俱全。日本很小,所以房价比较贵,几乎在400左右。运气比较好也可以预定到200多的,就像我一样,特别说一下酒店的浴缸,表面看起来很小的一只,但是它很深可以把整个人都泡里。浴缸小也有它的好处,水凉的会比较慢,所以泡起来比较舒服。
3.完全不用担心语言不通,购物的地方很多中国人,吃饭的地方大多数都是有图片的,地铁上写的也是像中文一样的文字。实在不行就翻译软件加上你来比划我来猜。不会日语英语照样可以玩的痛快。
4.服务态度真的好,至少表面看到的是相当的客气,所有服务员都是面带微笑鞠躬,让我觉得很舒服。
5.地铁里有专门的女性车厢,它当然有它存在的意义。安全也是有一定的保障。
6. 作为一个吃货,真的有太多我喜欢吃的东西了,每一个地方都会有好吃的东西,这些吃的需要你去挖掘。最好去一些都是日本人的地方吃饭,一定好吃。
世界这么大应该出去看看,你说呢。
谢谢邀请。说说今年3月去日本考察时的感受。
3月份的时候,本人以考察日本房地产市场的名义(其实顺便去玩),平生第一次来到了日本。
到日本后,已经天黑了,排队陆陆续续过了安检,海关的人还是比较友好,除了让我写清楚住宿酒店地址外,没有为难我。
出了海关后,开始用手机找去酒店办法。去之前朋友告诉我坐地铁最快,可当我看到东京地铁地图后,完全晕菜了。
没错,实际情况比这个还要复杂,一点都不夸张。
到这里想多说一句,本着这次考察房产市场的目的,还是要对比一下中国和日本的公共交通发展。有的人说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已经非常发达了,人口密度已经很大了。但是就地铁这一项来说,北京上海还差的远了。
接着讲,由于实在是看不懂地图,Google map也发了疯似的无法使用。导致我被迫坐上了日本旅游最坑人项目体验之一----出租车。在上车之前,我只是听朋友说过,出租车很贵,但没想到居然这么贵!出租车是一辆老式的丰田***,开车师傅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看来日本老龄化真的是很严重,老年人都要出来工作了)。起步价我记得应该是400日元,具体每公里多少钱忘记了。但是,日本出租车的数字真是按秒跳的,基本上是每3~5秒跳一次,每次50日元。看着出租车表上面的数字,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
到宾馆后,价格9000多日元,差不多550人民币。那边机场到我住的宾馆多远呢?也就是北京3号航站楼到潘家园那个距离吧。第一次体验日本出租车,让我感受到了日本东京的高生活成本。
日本行程第一天,参观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周边的房子。最近几年,不知道是因为奥运会的影响,还是国内很多公司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注日本房产的投资。本人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深度考察一下日本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环境,看看是不是真的值得投资。
本人去过3次以上日本,东京 富士山 大阪 京都 名古屋都去过,单纯说说对日本的感知,抛开中日间的恩怨情仇。
首先,干净是我的第一感知,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乡村,日本的街道都干净无比,几乎看不到灰尘。
其次,日本人在真的很有礼貌,很有秩序,地铁上很安静,几乎没有人大声说话,大街上也没有人闯红灯,汽车从来都会主动礼让行人。餐厅商场的服务员永远笑脸向人,鞠躬有礼。
第三,日本的老人真的非常多,出租车,高速收费员,景点,机场秩序引导等等,随处都能看到满头银发的老人在工作。
第四,日本的药妆,护肤品真的是琳琅满目,尤其是各类药妆,平价又好用,而且也不用担心买到***货。
第五,由于日本是个发达国家,物价水平整体偏高,普通矿泉水大概需要10块人民币,公交地铁也基本是10几块起步,吃顿饭最简单的定食也是40多人民币起步了。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日本的景点门票可以说是相当便宜,大概就是30来块钱左右。
以下是随手一拍的蓝天白云,干净的街道。
没有去日本之前,对日本有很大的误解,人特别冷漠、英语不好、对中国人不友善、物价高等等。去了四次以后,发现有很多完全不是这样的。例举几件发生在我身上的小事。
一:涉谷的万圣节狂欢
第一次去日本,就是去参加万圣节的活动,预定之前,横滨的朋友就问我,选不选择这个时间来日本,我想看看国外的万圣节活动,于是这个时间去的东京。那天涉谷的气氛异常的热闹喧嚣,很多奇装异服人们,我想和他们合影,这次我第一次主动打招呼,我以为会有人拒绝,结果都特别的主动,愿意一起拍照,还摆了很多不同的poss。
二:热心的帮助
1:坐错车的帮助
东京、大阪、京都、名古屋的交通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复杂了,虽然我也是在大城市上海,但是第一次去东京就懵了,交通真的很复杂。JR、名铁、近铁、新干线、地铁等等,我是完全的一脸蒙蔽,本来就是路痴小白,又是我一个人出门,坐错车竟然也成了家常便饭。两次印象特别深刻,第一次是坐车到涉谷,我以为是终点站人全部下车,结果不是的,后来就坐过车了;第二次是錦糸町駅,它的两条线,我以为可以同站换乘,结果不是的,又错车,还有碰到其它的问题,每次询问,都会有热心的人帮助。
2:迷路的帮助
横滨站到新横滨站,我也坐错车,然后问了人,再次坐对车,交流的途中,那个人问我到哪里,我告诉他到王子饭店,后来出站的时候,他直接带我去了那里。[_a***_]他不带我,我想我肯定又是会迷路。在名古屋站的时候,找一家鳗鱼饭的店铺,也是一直迷路,怎么都走出去,问了人,有告诉我路线,结果见我不是很明白,直接带我去的鳗鱼饭店铺。
三:英语很好
迷路、问路、入住酒店等等,碰到的日本人,英语都特别好。完全不是那种英文听起来很奇怪。
本人很不喜欢日本人,但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很多,他们国民素质整体都高。日本的大城市,小城市都很干净,没有看到环卫工人扫地的,而我们的环卫工人不停的扫但地上的垃圾不少。日本的大街小巷没有乱停车的,行人不闯红灯,开车的人礼让着行人,共公卫生间很多,且配备齐全,纸巾也没人偷走,我们向行人或其他人问路,她们会送到目的地或者写给路线图,还很热情。总体上感觉日本管理国家向管理自己家一样,做到淋漓尽致,重视细节,而日本国民向爱护自己家一样,一个小小的垃圾不忍心扔掉地下!我们这些要向日本学习,美化我们国家,从我们自己做起,少发牢骚!
在女性特多的单位工作是种怎样的体验?
15年的时候,在一家奶茶店工作,三男七女,两班倒,男女宿舍分开不在一起。
在我入职一个多月的时候,另外两个男员工辞职了,我一个人住在男生宿舍,从这里开始就变得好玩了。
七个女孩子我都熟悉得差不多了,有对象没对象都比较门清,店里生意比较好,有什么重力活基本上都是我在干(卸货什么的,一箱一箱的原材料还蛮重的),基本上调制奶茶都是女孩子,算是比较轻松。
七个女孩子住一个宿舍就比较拥挤,在我们关系更融洽的时候,没经得老板的同意,有两个女孩子睡到了男生宿舍(没两个月又招了两个男员工,后面有点存款自己就去租房子了)
美好的生活啊,那两个女孩子算是比较玩得开的那种,一个有男朋友不过很少约,另一个还不错,单身半年。
奶茶店的女孩子颜值都还过得去,你懂的,有时候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不是说要多有钱多帅,也不说什么感情,就是比较放心。
我有一个男同学,是产科医生。她的身边,不是漂亮女医生,就是迷人女护士。而且,即便是她的病人,同样也是年轻漂亮的女性。
据说,我同学是他们医院唯一的男性产科医生,也负责为怀孕的女性护理、医疗和接生,跟女性产科医生履行一样的工作职能。可以说,他就是万花丛中一棵树,被众多女人环绕,很显眼、很幸福😄😄。
开始,大部分的女人都接受不了男性为自己接生,把我同学闲的要死。
后来,慢慢的有一些女人,尤其是高学历或者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女人,也勉强能够接受男性医生。因为她们觉得,异性产科医生往往比同性产科医生温柔、体贴很多。
刚上岗时,我同学觉得很不好意思、害羞,主动推脱了很多工作,为此还被领导训了一顿。后来,他慢慢的就习惯了,技术也是越来越精湛。
听我同学说,因为他长得挺帅的,也有上进心,很多护士都追她。但不知道为什么,他都没多大感觉。
有一次他还开玩笑说,如果有一群身材***的美女在他身边翩翩起舞,他也能做到身怀不乱😂😂。
@我不吃花菜 说
我查过一些资料,发现在国外,男性产科医生很普遍。
但在国内,思想观念较为保守,一方面男性不好意思学产科专业,另一方面女人不好意思接受男产科医生。所以,国内的男产科医生很少,但确实是有。
08经济危机之前,在江苏电子厂上班,那边厂里生产线百分之九十都是女孩,对于我的感受,就是只要是个男的估计在那个厂都能找到女朋友,而且天天在耳边叽叽喳喳的,着实让我有种想疯的感觉。😂
那时上学学习不行,我父母就送我去上了中专,后来就直接分配到那个电子厂了。
刚开始和大多数男同胞一样,在这么多女孩的厂里上班岂不是美滋滋的,毕竟干活累了还可以跟她们唠唠嗑。
但是后来我就尝到了苦头,跟她们出去吃饭你就得有点绅士风度,不可能让她们请你吃饭吧,然后就形成了出去逛街一次,我就得吃一周的泡面,这种痛苦谁能理解?
再就是上班空闲时间或者下班时间,你有时感觉就进入不了她们的话题,她们不是聊的衣服就是化妆品,或者就是这个帅哥多帅,那个明星又离婚了等等这种八卦新闻。
后来也有很多女孩向我表白,虽然我长的不是那么出众,但是耐不住厂里这条线就我一根独苗啊,以至于我也成了她们眼里的香馍馍,有些暗恋我的女孩天天的给我带早饭,让我是苦笑不已。
一到冬天我就能收到七八条围巾,真的是每天换着带还不重样,而且每天看着她们为了争抢我而上演的各种大战,我也只能抱以无奈的表情。
所以在女性特多的单位上班也不是一件太开心的事情,因为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常常让我感觉到孤独,连去网吧一起上网的朋友都没有。
后来遇到经济危机我就找借口回来了,虽然现在我仍然单身,但是在电子厂的经历也是让我记忆尤深。
这个话题,我最有发言权了,目前就是在女性特多的单位工作,因为属于文化单位,女性占据了80%以上,我去年待的部门,13个人,2个男性,今年待的部门,15个人,2个男性,如今,压缩,11个人,一个男性。
我们单位年轻人偏多,80%为80后,90后差不多占据了60%以上,一线工作的,女孩子整体在90到95左右,管理层为80后,还有像我这样的老汉70后。
单位是由4个同行业的单位,合并后的一个大单位,合并前,单位100多人,如今,将近400人,不管是合并前还是合并后,单位女性整体偏多,基本保持在80%以上,通过十几年在这样女性占据绝大多数的人单位的感受来看,有几点感想:
1、时间长了,容易女性化。举例,我们经常中午出去,都是跟女人在一块,时间长了,也会让自己性格变得女性化。我前面经常跟一堆女人(80至至85前)出去吃饭,一般四五个,关系都不错,但时间长了,发现很容易性格受到影响,容易女性化,不喜欢,所以,后来,开始逐渐疏远,不再一起吃饭了(补充,今天一个女同事邀请我去一起吃饭,我说有点事,要出去,哈哈,残忍拒绝了)
2、中午找不到一个一起吃饭的男人。实话说,男人不太喜欢跟女人一块吃饭,因为男人聊天的话题,跟女性完全不同,有女人在,放不开,而且,女人的话题,就是孩子学习、网购、化妆品逛街等等,实在没啥能够聊天的。而男人聊天,可以涉及到时事政治、人生理想挣钱当官升值等等,没有共同语言。
关键是,女人吃饭太少,跟她们在一起吃饭,不够过瘾。
3、经常找不到人干活。我负责的部门,目前就我一个男人,全是女人,大多数80后、90后,那么,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男人干活的,却找不到男人,好吧,我自己上。
4、过于孤独。生活在一堆女人堆里的男人,其实是非常孤独的,不愿意跟女人交流,一个人孤单地去吃饭、走路,聊天也没有人,因为,实在不太喜欢跟女人聊天,没啥可聊的,所以说,生活在女性比较多的单位的男人,是比较孤独的。
5、越来越希望单位多一些男人。也就是期待单位多招聘一些男人,这样,才不会孤独,也不会压抑,才不会性格有点内向等。
6、太小心眼,累人。不得不说,有些女人比较小心眼,整体不如男人大气,经常为一点小事,容易情绪化,你还得哄,特别是那些孕妇身份啥的,而男人,则不需要如此去哄他们,行就行,不行就拉倒,闪人,没那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