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能邮寄的特色小吃?
北京秋梨膏
秋梨膏是北京传统特产,传说早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了,是宫廷的一种药品,一直到清朝才由御医传出宫来的。秋梨膏是以精选之秋梨(或鸭梨、雪花梨)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祛痰、生津等作用。
烤鸭的起源传说?
北京烤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辽代,当时辽国贵族游猎时,常把捕获的白色鸭子带回放养,视为吉祥之物,这就是北京鸭的祖先。北京鸭喜冷怕热,北京地区春秋冬三季较冷,夏秋的溪流河渠中水食丰富。当地人民创造了人工填鸭法,终于培养出了肉质肥嫩的北京填鸭。北京烤鸭,就是以这种肉质肥嫩的北京填鸭烤制的。
相传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当时北方的***部族将猎捕的野鸭用梨枝烤熟,由于火候掌握得当,使得鸭肉香嫩可口,经过不断改进和传承,慢慢形成了烤鸭。
不过具体的起源和发展还有待于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探讨。
烤鸭在中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烤鸭的制作方法独特,需要经过腌制、挂炉烤制等多个环节,工序繁琐,却也是其美味与口感的保证。
烤鸭现已成为一道享誉全球的经典菜品,特别是在北京,被誉为“北京三绝”之一。
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据传说,当时有一位宋朝的大官到北方巡视,到达北京时,他尝试了一道烤鸭,并对它的美味深深着迷。
几经探讨后,厨师发现将鸭子宰杀后,挂在炉火上烤,顶部用蜂蜜、蒜末等调料涂抹,再以炭火烘烤而成的烤鸭,非常受欢迎。
事实上,这只是其中一个传说。
更确切的说法是,烤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
据传,当时以烤鸭为主打的“全聚德”餐厅在北京开业,受到了很大的欢迎,逐渐成为北京的特色美食。
无论哪种传说,烤鸭已经成为了北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今在北京可供品尝到地道的烤鸭已达数十家之多。
烤鸭起源于西安,明朝的《饮食绅言》载:武周建立***后的690年,武则天的宠臣、面首张易之为控鹤监时,与其弟张宗昌竞相豪侈。
他们用大铁笼把活着的鸭鹅置于其内,当中生起炭火,再将盐醋、姜、酒和饴蜜等五种佐料调成味汁,放在铁笼内的铜盆中。
鸭鹅被烤得口渴难耐,就不停地喝盆中之味汁,直至被火烤死烤熟。这样,吃起来就别有一番风味。由此可见,烤鸭源于西安,是比较令人信服。
烤鸭最早创始于南京。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都南京。宫廷厨将此鸭烹制菜肴,***用炭火烘烤,使鸭子酥香味美,肥而不腻,被皇府取名为“烤鸭”。朱元璋死后,他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夺取了帝位,并迁都北京,这样,烤鸭枝术也随着带到北京。
北京烤鸭始于便宜坊。据清代《都门琐记》所述,当时北京城宴会“席中必以全鸭为主菜,著名为便宜坊。”便宜坊开业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最初,在宣武门外米市胡同。清末京城有七八家烤鸭店,并都以便宜坊为名。最初的烤鸭来自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那时称烧鸭或炙鸭,从业人员也是江南人。后来烤鸭传到北京后,叫个鸭子才臻于完善。
北京广华寺传说
广化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北边的鸦儿胡同31号,是一座北京著名的大型佛教寺院,也是北京市佛教协***在地。
元朝始建
广化寺大约建于元朝,据《日下旧闻考》援引《柳津日记》载:“广化寺在日中坊鸡头池上。元时有僧居之,日诵佛号,每诵一声,以米一粒记数,凡二十年,积至四十八石,因以建寺。”但具体年代不详。
北京广化寺
另据明《敕赐广化寺记》碑载:元天顺元年(1328年),灵济号大舟“到庆宁寺住,至顺四年(1332年)在此寺住,发愿禁足二十年不出门,一心念佛……十年后成此大刹。”
据此,广化寺的创始年代大约在1342年前后。
后世重修
清末民初,广化寺一度成为京师图书馆。1908年,张之洞将个人藏书存放寺中,奏请成立京师图书馆。次年获准,清***派缪荃孙主持建馆事务。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派江翰任京师图书馆馆长,次年开馆接待读者。不久迁馆它处,广化寺又恢复为佛教寺庙。
1927年,玉山法师任广化寺住持。玉山法师注重修持,率领僧众遵守佛制寺规,实行禅净双重。寺内有“三不”制度,不攀龙附凤;二不外出应酬佛事;三不私自募捐化缘。使广化寺闻名四海,有常住僧人50多人。
1938年,在当时寓居广化寺的溥心畲居士的捐助下,玉山方丈主持重修了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阁(也称后楼)以及东西配殿、配楼。为广集资金,当时还邀请了知名书画家题字作画,在中山公园水榭展开义卖,得款捐助广化寺,使修复工程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