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1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是选择做选调生好还是去年薪十万多的私企好?
既然题主有这样的问题,那么说明题主并没有很明显的外向或者内向的性格特征,认为这二者皆可。那么不考虑题主个人兴趣和性格,只看二者优劣。我的建议是:
定向选调生>年薪10W+私企>非定向选调生。
我们都知道,我国现阶段的选调生分为两类,定向选调生和非定向选调生。定向选调生招录条件往往是全国重点高校(大多数为“双一流”高校),楼主作为“211”院校应届硕士生,很有可能考录的是定向类选调生。
而定向类选调生分配单位往往是市直机关甚至省直机关。现在经济发达省份广东、浙江等地市直机关公务员年薪也不会比10W+低,甚至有的地区会更高。即便在内陆省份,河南等地的市直机关公务员年收入也在8W左右,但性价比是年薪十几万的私企根本比不了的,更不用提在沿海省份的公务员了,赚的一样多,工作强度要差好几倍。更何况定向类选调生作为组织部“亲儿子”,在晋升方面是很有优势的。所以题主如果考取的是定向选调,毫无疑问选择进入选调生行业。
倘若题主考取的是非定向选调生,那么是要分到县区以下工作的,你有研究生学历,基本上都是分到县直单位。而县以下的公务员,工资虽然可以有财政保证,但是各项补贴则是根据县经济状况发放,总而言之就是收入比市区公务员差了一大截。目前河南县区公务员年收入不足五万元。另外,在县区工作非常累,基层工作权小责大,还要经常应对上级考核,一点不比私企轻松,甚至承受的压力比私企还要大。而私企干一年赚的钱县区公务员三年都不一定赚得到。以此对比,县区公务员性价比比私企低得多,更何况非定向选调生发展前景远不如定向类,所以题主如果考取的是非定向类选调生,那么毫无疑问题主要选择去年薪10W+的私企了。
综上所述,对于未来的选择,定向选调生>年薪10W+私企>非定向选调生。
立枇杷于庭前 用心回答每一个问题,分享真实见闻感受。 感谢关注!
个人看法:理工科211硕士毕业,不建议考选调生。除此之外,结合就业现状和个人兴趣视情况而定
做人不能只看眼前。211大学硕士毕业,如果是理工科专业,就业不是问题,问题是年薪有多少。很多人刚入职场,被一个公司录用,起初一看,哇,才这么点工资,不干了!这典型的是短视。没有一个公司一开始会给职场新丁开出天价工资,除非那个人非常非常优秀,大部分都是从最基本的薪级起步,逐步随工龄、业绩和岗位提升而增加。很多名校毕业生刚进某个公司,起初工资并不高,如题主的10多万的比比皆是,但一两年后,他们的工资可能就会成倍增长,上升到二十几万甚至三十几万。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小公以前的大学同学,刚进一家台资企业,第一年到手工资也就5000多,加上各种奖金***,一年15万多,从第二年开始,他的工资就涨到了1万多,加上奖金年入超过20万,现在,这位同学已经跳槽了几家外企,工资也从最初的5000多每月涨到3万多。当初他也想去考公务员,现在他回忆起来,很庆幸没有做那样的选择。
名校硕士毕业,专业有优势,或者有一技之长,去企业绝对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未来有无限的可能。反之,无数的条条框框限制在那里,想要突破只有华山一条路——提拔,然而面对体制残酷的竞争,又有几人能遂愿?
即便是考上了选调生,如果不是定向的,名义上是党政后备干部,有一定的提拔调动优势,实际上和普通公务员一样,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好混。这几年,各地为了吸引人才,都在加大力度吸收985、211名校博士毕业生入仕。大量的政策向高素质人才倾斜,普通的本科、硕士毕业生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太明显的优势。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打底,不能足以应付高强度的工作,不具备较高的情商基础,没有一定的人脉关系,说实话,很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与其花大量时间钻营一件没有完全把握的事情,不如好好把自己的专业优势发挥出来,做强做精赚钱来得更实际。
综合分析,211硕士毕业,个人建议:理工科最好去企业;文科可以考虑考选调生。
选择选调生还是私企,不能简单以工资待遇作为评价标准,毕竟就业是关系到自己发展方向以及成就高度。私企工资收入高,但付出时间成本一般也比选调生高许多,业余时间也较少,也有优点在于可以通过锻炼学习,提升自己专业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可以为创业更好地铺路,也更有可能进入高收入群体。而选调生对应届毕业生都很具有诱惑力的,主要因素有:
1. 选调生不同于一般意义公务员,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一般要求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学生干部、党员等,通过笔试面试等程序进入队伍,然后放在基层锻炼三年左右,这样可以有更快地上升渠道。
2. 选调生更容易考得上。从数据中看,国考比例平均为60:1,省考为40:1,而选调生比例仅为10:1,所以应届毕业生更应该把握这次机会。
3. 晋升机会更好。一般***用借调方式,期满之后可以转入借调单位。借调单位多为省市两级的组织人事部门,提拔成长空间大。另外基层工作经历也可以作为遴选的优势条件。
总之,无论是如何选择,“应届”都是一个优势条件,很多岗位选择也偏重选择刚出校门的毕业生,所以无论如何选择,祝楼主好运~
主要看你的选择,考虑角度不同,选择也就不同,个人还是觉得选调生比较好,优势如下:
二十几岁的你可能刚步入大学不久懵懵懂懂,也可能即将面临毕业之后的择业惶惶恐恐。有些人选择步入企业可以尽情施展才华,也有些人选择考入公职岗位实现自己的宏图抱负。对于考公职的同学,面对国考1:40至1:50的考录比或是省考1:8至1:12的考录比是否会感觉压力很大?当然,选择成公的道路还有一条,那就是——选调生。对于选调生你又了解多少呢?
选调生是省委组织部的后备干部,放到基层锻炼,人事权归省委组织部管辖,委托接收单位考评。调动范围是全省建有党组织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社团。可以理解成一种特殊的干部身份。
选调生如果分配在有编制的公务员岗位就自然而然成为公务员,无需考试直接提拔,但人事归属不变;如果分配在没有公务员编制的岗位则纳入所在市级机关组织部干部编制范围,再视工作调动而定。选调生的提拔一般***取借调方式,借调满一年可转入借调单位,有公务员岗位编制的不通过公开公务员考试直接提拔,借调单位可以是省级机关或该生所在市级组织部人事范围内。
所谓选调生参加公务员考试主要是指跨区报考,比如报省直单位或其它地市机关,是主动报考而非单位看中借调,这种情况在选调生提拔中比较少,除非混不下去了或觉得有蛮好的机会才会这样,而且和一般公务员身份报考不一样的是:公务员报考公务员必须在原单位工作达到一定年限,且报考前要和原单位脱离人事关系,考不上就完了;选调生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只要原单位同意报考且达到报考条件既可报考,考不上也可以回原单位工作,饭碗不丢!
总的来说,选调生提拔速度比公务员快得多,一般本科毕业定科员,硕研定副科,博研定正科,但相应报考条件限制也比公务员高得多,首先是一类大学应届毕业生,其次必须是省内高校应届毕业生或籍外省应届毕业生,以前还要求要是党员,现在放宽到共青团员了。相对来说公务员就松多了,达到条件既可!
在此中公教育老师提醒同学们,在人生选择的道路上是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一定要认真对待,不然可能错失很多:
1.毕业生择业选择不能错,一错可能会落后同学三年;
2.选调生考试各省考情不同,如何选择省份不能错,一错可能错失机会;
3.走出备考盲区,高效复习囊括得分点、扫除陷阱降低无谓浪费,你不能错,一错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