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鲁木齐市有卤煮店吗?
我长这么大去过最远最远滴地方是大连市金州区,距大连市区20公里。你居然问我***有没有这那的……?
怎么想的?诚心跟我过不去是不是?我住在中国的最东头,你问我中国最西头的事……,能不能给我解释解释你是不是念大学的时候专业是“恶作剧系”专门负责那壶不太提哪壶的?
要不你等会儿哈……,打这个电话号0991-114问一下***有没有卤煮店完了来告诉你哈!
非也!
我长这么大去过的最远地是香港,距大连市1980公里。我从来不关注什么星座学说,但闻听过说“山羊座”的人通常都比较宅。或许这是所谓星座学说中形容我唯一比较准确的地方;身为一个摩羯座,我非常不屑外出旅游,非到逼不得已我是根本不会远离自己城市半步的人。
所以,不难看出,我去过***的可能性并不大!
我不知道如题所问指的是现在,还是以前,还是古代,还是未来有没有卤煮店;
但是我知道“卤煮火烧”属北京独有的当地风味,我不知道其最早起源于何时,但可以论证的是这一风味成名于清乾隆年间,自然也少不了***对于该风味的褒奖,故盛极一时。
我生活的城市里有北京的全聚德、东来顺等……,同是北京独有的风味品牌于大连市的分店,所以即使现在的***有关于卤煮店也是不足以为奇的事情,没有也并非不在情理,比如大连就没有,至少我没听说过。
印象最深的美食是什么?
我最喜欢的美食是榆钱傀儡。春天房前屋后的榆钱长出来了,小小的,嫩绿的,为满树装点了春色。
只要摘下来,洗干净,沥尽水,拿点玉米面(白面也可)放在榆钱里揉均,放在屉布上大火蒸几分钟就好了。盛在碗里,调上香油、盐、蒜未,吃在嘴里,一股春天的气息,那种鲜甜不是我这只苯笔所能描写出来的。
再见了,我童年的美味,我少年的回忆。
油焖春笋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道菜。
春笋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少淀粉,粗纤维的健康食材。民间素有“尝鲜无不道春笋”的习惯。虽说竹笋一年四季都有,但春笋却是一年里最鲜美的笋。
因为春笋中含有难溶性草酸,因此我们都把它焯水,将草酸溶于水,使菜肴无涩感。春笋去壳洗净,切成滚刀块,水开放入少许盐,焯水两三分钟,捞出过冷水。热锅放适量油,倒入春笋翻炒,加入海鲜酱翻炒均匀,加生抽少许,糖,少许水,翻炒均匀盖锅盖烧。
油焖春笋,通常选用嫩春笋,鲜咸而带甜味,好吃看得见。
最深刻的美食?这问题让我想起清文学家周容的《芋老人传》这篇课文,文中讲述一个书生当年进京赶考时,又累又饿,在饥寒交迫时,吃了芋老人做的芋。这顿饭书生吃得是沟满壕平,似乎是平生吃的美食中最好的一顿饭,以至于书生中了状元当了相国,仍然不忘当年的那顿美食。于是把老人请到相国府,让老人再为他做了当年吃的芋,结果相国吃后根本没有当年那么好,责问老人是不是偷工减料,做法换了?老人说出“时、位之移人“的道理。可见,美食好不好吃要看什么时候吃?在食不果腹年代,粗茶淡饭也能吃出山珍海味来。每天大鱼大肉,即便山珍海味也吃不出什么美味。所以给我印象深刻的美食真的恰恰是如书生一样的境遇。
小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多,可以说吃上顿没下顿,就父亲一人挣钱,饺子和肉只有在过年时能吃到。至于八月十五的月饼,从来没吃过。有一年,好像家里来个远房亲戚,正值八月十五,带来一包月饼。我那时大概七八岁的年纪,鼻子的嗅觉很灵,放学回来一下子就闻到了一种从来没有闻到过的香味。母亲早就把月饼藏了起来,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豁豁了呢?我问母亲,什么味这么好闻?母亲说什么也没有,是我鼻子有问题。这时这位亲戚对我母亲说,把月饼拿出来给孩子们吃吧!母亲怎么舍得都拿出来,她只拿出一块月饼,用刀切成八块,然后分给我一块。说实话,以前我连月饼什么样都没见过,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月饼。我拿着那一小块月饼,放在鼻子边反复闻着,实在忍不住了,就用舌头舔了舔,那美味,简直能让我醉三天!后来我把这一小块月饼用纸包裹起来,馋了就拿出来舔一舔,好像有一星期才把它吃了。至今回想起来,那块月饼的美味还在嘴里萦回。
再后来,我吃过各种各样的月饼,都找不到当年那种味道。之后学了《芋老人传》这篇课文,我才知道“时、位之移人”这个道理。
嗨!人呐,什么美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过去穷时,富人吃肉,穷人吃草。现在是富人吃草,穷人吃肉。美食不代表健康,健康才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