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到10年之后,深圳户口会不会像上海北京一样非常难落户了?
大湾区的大框架下,国家不会让深圳直辖!这是硬伤,所以深圳户口没鸟用,只适合长期在这边有稳定工作且以后在深圳养老的人群。中国目前最值得拥有的户口就是北京上海香港,其它的随便一个都行
如今其实户口的本身并不值钱,而是户口背后的高考体制才值钱。北京、上海、天津凭借着直辖市的地位,在高考录取中的独立性和政策性优势,让成绩更低的学生可以进入更好的学校就读,这本身就是一种垄断性优势。
可深圳不一样,深圳的高考体系归属于广东省。深圳的参加高考学习与湛江、茂名、惠州没有任何区别。而且在深圳的非户籍家庭的孩子也可以就读比较好的学校,有时也不是看户籍,而是看房产证。
另外,深圳还是一个来去自由,十分开放的地方。高房价让很多人逃离深圳,而高待遇、创业板易又会吸引很多人进来。深圳就是一个完全自由开发的城市,进进出出来去自如,这也是深圳的魅力所在!
2018年,深圳以50万的人口增长排在全国第一位置,而且深圳还是一个年轻化的城市。在深圳城市总体规划中,深圳要在未来十五年了增加人口500万,每年增加人口数量在30万以上。城市人口也从现在的1300万,到2035年达到1800万。
在未来的5~10年里,深圳还需大量地引进人才,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人口策略吸引人才流入。户口也会变得更加容易。甚至有很多人宁可留着农村的户口,也不愿意换个深圳户籍。
深圳也是一个城市户籍人口比重很少的城市,目前的户籍人口才380万,占城市人口数量的30%,未来深圳还要管理2000万的人口。相信未来15年内深圳的户籍加入还会越来越容易。只不过带来的作用根本就不大!不会像北京、上海那样具有高考特殊性优势。
从中长期来看,深圳的落户门槛会越来越高,为何呢?
第一,深圳的教育医疗***比较薄弱
深圳成立40年时间,GDP翻了1万多倍,从渔村到国际大都市,目前深圳的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基本上可以与美国洛杉矶比肩。
城市发展速度快,导致教育无法跟上,在一线城市里面,深圳的教育***是非常薄弱的,甚至比不上很多省会城市,如果户籍人口达到一定数量,那么深圳的教育***是无法配套跟上,所以,深圳会限制户籍人口增长,预计户籍人口达到800万,深圳的落户政策会比北京上海还要高。
除了教育***,深圳的医疗***也非常薄弱,从全国城市来看,北京的3甲医院数量最多,有78家,上海是66家,广州62家,天津49家,而深圳只有16家,如果从人均床位数来看,深圳就更低了,远远低于中西部省会城市。
如果户籍人口飞速增长,那么深圳有限的公共***会更加难分配,建学校和医院,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个要长时间的积累。所以,深圳尽管很有钱,但是社会***确实紧张。
那些说不会的肯定是看得不够长远。深圳是目前我国一线城市当中人口增长最快的,而且面积又是最小的。北京上海落户最难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拥挤不堪,相信以这样的增速在五到十年左右深圳也会显得很拥挤,到时必定会限制人口的流入,到那时落户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户口总体趋势是放宽,不设置限制,自由迁徙,但个别一线城市未来也一定会有所限制。你提到的深圳,5-10年后是否会北京上海一样难以落户。我觉得不能简单对比,但是5-10年后深圳收缩户籍人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这几年深圳以每年40-50万的速度增加户籍人口,到今年不出意外户籍人口应该会突破500万,***设按照这个速度,10年后深圳户籍人口将突破1000万,我相信这不是深圳官方希望看到的。我个人的判断是深圳户籍人口突破800万,入户政策就可能趋严。深圳户籍主要是学历限制,以后可能也是这个方向,目前大专入户还相对容易,以后可能会是本科或研究生。
很多人说深圳户口没有用,什么价值都没有,我觉得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没有必要争论。最近深圳提出2025年在全国率先高质量普及高中教育。我想这个所谓的高质量普及高中教育的评价标准应该是户籍人口,在现行体制之下,这是在所难免的。
总之,还是那句话,中国的总体趋势是户籍制度的宽松化,社会保障的去户籍化,但对个体而已,你是否等到起这个趋势,比如小孩后年考高中,深圳户籍就能上公立,非深户籍就可能上不了。这个你可能就需要平衡了。回老家上,还是在深圳上民办或职校,再或者入户上公立高中。
个人建议,如果***在深圳长期工作生活,从办事便捷度出发,入户也可以。如果***工作生活以后可能回老家,就没有必要,特别是城市郊区农村的,先看看情况再说。
北京个人公共户口和集体户口哪好?
集体户口没有户口本,只有户口卡,基本等同于北京户口,集体户口不可以个人缴纳社保,孩子入学时不享受该地区的义务教育,不算学籍。
个人公共户口没有上述限制,还是个人公共户口好。
1 个人公共户口和集体户口都有不同的优势和不足,没有一定的优劣之分。
2 个人公共户口管理比较严格,但是有助于个人证明自己的身份和社会***的享受;集体户口管理相对宽松,但是在户口迁移或者社会***的申请上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3 如果你的个人情况需要证明自己的身份或者需要享受社会***,个人公共户口可能更适合;如果你有集体户口的亲戚朋友能够提供帮助,并且没有特殊的身份证明或者社会***的需要,集体户口也可以考虑。
有没有发现现在北京本地人越来越少,房子却越来越多呢?
这还用说吗,这起码说明相当一部分北京人越来越边缘化了。
现在的北京早已经不是当年的北京城了,北京本地人特有的皇城根文化,越来越淡漠了。走在大街上,你能听到南腔北调哪的口音都有,唯独北京本地的口音是越来越少。
北京的房子越盖越多,这也说明外来者越来越多。对于盖的这些房子北京本地人绝大部分也买不起。说明在北京绝大部分钱都没有被北京挣走,而是被外来打拼的人给挣走了。
北京不是北京人的,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都来北京吧,北京欢迎你!北京房子有的是,还能有工作,工资[_a***_]还高,来吧!北京人把这个大鸟笼子腾出来,准备让来北京的新鸟入住。欢迎,热烈欢迎!
不想深入探讨这个问题,突然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其实北京人也挺可怜的,我们这些北漂在北京混得再不好,可以拍拍***,回到自己的家乡。北京人呢,混得好,混得不好都要固守在这里,因为这里是他唯一的故乡。
你好,现在的北京人大都是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工作或者搬到郊区了。
真正的北京人呢?其实并不在乎在哪里居住,我们讲如果你找北京人可以在北京的公园里可以找到北京人。或者到五环外你可以看到太多的北京人已经在那儿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居住的社区。
在北京的胡同里北京人越来越少了
移居
由于我们叫拆迁也好,或者现在叫腾退,现在在市区的北京人越来越少了,北京人虽然是有一个包容的一个属性,但是的确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已经离开了市中心,到郊区或者其他城市生活去了。
北京人都搬到郊区生活
包容
我曾经访问过一个北京的IT公司,当我了解到这公司的实际的情况的时候,发现北京人基本上是没有的,有一个人自称是北京人,结果,一聊天发现她是北京延庆区的,所以真正的北京人,北京的公司未必是北京人。北京是大都市,北京人是比较有包容心的,并不在乎谁来北京或者谁在北京工作。我觉得北京人有这种包容心,其实也有了自己的对一个城市的看法,所以不必纠结现在的本地人多少呀。
现在的北京人是有着包容心
房子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有很多人讲北京人每家都有两三套房子,其实也不尽然啊,在老城区里有很多住在平房里面的北京人,其实也就自己只住了一个十几平米的平房,也是非常艰苦的。所以在北京人的这个心目当中不是***都是有钱人。
好希望我的回答能够满足你的好奇心,或者能够回答你的提问谢谢
不知道北京本地人的概念怎么算,京几代能算是本地人呢?如果按三代来看的话,绝对数少没少不太清楚,但是比重一定是降低的无疑。其实这很正常北京不是北京人的北京,以前是中国的首都,未来还将是世界的中心。我们从世界大都市来看,北京的国际化还很不够,现在只是所谓外地人多,将来还会外国人多。
至于房子,每年还有那么多新的住房用地出让,当然是越盖越多了。
北京的孩子为啥要去河南高考?
可以有以下几个原因:
1.竞争压力较大:北京是全国高考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之一,高中学生需要面临严格的学术要求和激烈的竞争。一些家长和学生选择去河南参加高考,希望通过减少竞争压力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2.录取标准相对宽松:河南的大学和高校录取标准相对于北京来说可能要宽松一些。北京的大学和高校录取通常会根据学科成绩、综合素质和面试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而河南的一些高校录取则会更注重高考分数,这对于一些分数相对较低但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可能更有利。
3.机会平等:一些家庭可能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个更为公平的高考环境,认为在北京参加高考会存在各种***和机会的不平等。选择去河南参加高考可以使孩子与其他省份的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相对公平地争夺大学录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