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我儿子落得北京户口,为什么原籍还是随我得籍贯呢?
孩子随父亲或母亲将户口落在北京,“籍贯”一栏填的是北京以外的另一个地方,这是为何呢?
户口簿个人页中,包含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号、户籍、籍贯、文化程度等信息,有的人户籍和籍贯写的是同一个地方,比如都是“青岛”;而有的人户籍和籍贯填写的是两个不同的地方,比如户籍北京、籍贯青岛。这又是为何呢?
孩子落户北京,“籍贯”一栏却不是北京,为什么?
按照户籍管理办法,新生儿落户时即可以随父,也可以随母,只要提供出生医学证明、父母一方的户口本、结婚证等相关材料到父亲或母亲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报户口登记即可。
北京是一座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不少“新北京人”是通过人才引进、积分落户、投资等方式将户口从外地迁入北京的。按照新生儿落户政策,无论父母是“老北京”还是“新北京”,只要父母一方是北京户口,那么孩子就完全可以成为“北京人”,即“户籍”(户口)一栏填写的是“北京”。
但是很多父母会发现孩子“籍贯”一栏填写的不是北京,而是另一个地方,这又是为何呢?
首先,不要混淆“户籍”和“籍贯”的概念,“籍贯”指的是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少数随母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祖居地”或“原籍”,再通俗的说就是“根在哪里”。
之所以会出现“户籍”(户口)与“籍贯”不是同一个地方的现象,是因为“籍贯”的填写原则与“户籍”的填写原则有本质上的不同:
上文我们说到,“户籍”随父母任何一方的户籍所在地,但是“籍贯”却不同:按照公安部91号文件的要求,“籍贯”的填写地应该是孩子出生时祖父的户口所在地,如果孩子出生时祖父已经去世了,那就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且孩子的“籍贯”一旦填写到户口本上,即便祖父户口又迁往别地,原则上孩子的户籍不予变更。
籍贯是祖籍地,至少要追溯到父母一辈,有的可以追溯到上几代,这是国家户籍管理的制度。
说句题外话,这也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宗,不要忘本。
因为每个人都是有来处的,初心绝不能忘。
别说你儿子落户北京,就是他落户到月球上,他的原籍也应该是随你的籍贯。
籍贯,就是你这个家族祖先的长期居住地,有了祖先们的艰辛付出、勤劳持家,才有了一代一代的后代们的今天。
人,无论走到哪,都不能忘了祖先,不能忘了籍贯,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你和陌生人发生过哪些***的事?
应该是16年,西安下了我记忆中最大的暴雨,下午下班时分雨还是正常如往常一样的状态,我就按原***去另一个距离三四公里的地方,探望一个朋友。这场雨暴露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弊端,那一场雨后出现了无数的泡水车。出门的时候我都没有意识到这一场雨要载入地方史册,和朋友叙旧结束准备返程,那时候各处积水已经没过脚踝,朋友挽留我住下,因为次日上班的原因,拒绝了。
她送我到路口我们就挥手告别了,等公交车、拦出租车直到最后看到所有车都停在马路上,我才放弃了搭乘公共交通。站在路边无助的等待着情况接下来能有所好转,结果却是越来越没有希望。突然出现一个打着伞的女孩子冲我走来,说“你也回不去了吗?我们可以一起住个酒店吗?房费平摊”。在那种情况下,我想也没想就说好,就这样我和一个陌生人,在酒店睡了一晚。一人摊了70多块房费,预想的不好的事情没有发生,一夜安稳。
事前事后有点怕,身处其中的时候顾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