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哪些听着很扯,但确有其事的历史***?
下面我要讲的是一则真实的历史***,这件事情记录在日本兵的日记本和中国老兵的回忆录里。
1938年2月,豫北战役期间,日军第14师团攻陷济源城。日军攻下济源,留下3000多人留守,由可西大佐指挥日军继续在此坚守。
4月7日,中国军队第91军第166师集中第991、992两个团加上地方武装七千余人夜袭济源和孟县,作战目标是将日寇驱逐出济源。
中国军队缺少重炮攻城,唯一的优势就是有不怕死的敢死队。第496旅旅长刘法舜挑选出了500名士兵组成敢死队,这些敢死队成员来自当地的西五会、大刀会等民间秘密武装。
日军攻占济源
激战一个小时,敢死队已经冲入城中。他们非常英勇,攻击也相当顺利。但可惜的是后续部队的工兵营炸不开城门,导致天亮后日军援军部队冲了上来。日军开始反攻,刘法舜下令撤退。但是已经冲入城中的500名大刀会战士却无法撤出了,他们与日军战况胶着,难解难分。
城中的大刀会,指挥官是邹福隆营长。邹营长指挥500名大刀队员继续战斗,他们与日军激战三昼夜,一度杀到日军指挥部附近。但大刀队毕竟人少,又没有后援。大刀队渐渐被日军包抄、压迫到洪福寺中,
战士们坚守在洪福寺,以寺庙墙体为掩体抗击日军,不少大刀队员抱着***包与日军同归于尽。洪福寺之前,双方厮杀10余次,来回拉锯。洪福寺阵地前的空地上,到处都是敌我双方的尸体。
战斗到第四天,邹福隆营长被***击中牺牲。邹营长牺牲后,队员们悲愤交加,挥舞起大刀与日军做最后的搏杀。他们没有一个人后退,***兄朱金山最为英勇,他一刀斩断了日军小队长的右手,又一刀从肩膀处砍下劈死了这个鬼子。
日本兵
3万***残部逃到大凉山,被山民围歼,结局比败走野人山还惨!
1950年3月,兵败如山倒的***军,在大陆只剩下最后一个据点——西昌。***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主任胡宗南,收拢残部3万余人,退守西昌地区,负隅顽抗。
西昌,古称邛都,有“蜀滇咽喉、西南雄镇”之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地处川西高原的安宁河谷腹地,群山环绕,许多主峰海拔超过3500米,易守难攻。
1950年3月12日,第二野战军发起西昌战役,15军44师和62军184师,南北对进,对西昌形成合围之势。
184师由雅安出发,翻越空气稀薄的雪山,穿过罕无人迹的原始森林,撑竹筏强渡大渡河,连克泸定、康定,26日进抵越西、冕宁。
西昌城内,依稀传来了远处隆隆的炮声,深夜11点,信誓旦旦要“固守西昌三个月”的胡宗南,脚底抹油,和西康省***贺国光,分乘2架飞机,仓皇逃离。第3架飞机出现故障,绝望的***要员及家眷,坐地嚎啕大哭。
上甘岭战役中的“神炮手”唐章洪,不可思议的战斗经历。
(唐章洪)
唐章洪1935年2月出生,1951年2月参军,4月份就入朝作战了,当时他只有16岁。唐章洪直接被补充进了炮兵部队,成了一名迫击炮手。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中,唐章洪因为“冷炮”打得好,于是被分配到上甘岭前沿阵地,配合步兵阻击敌人。
战斗开始后,唐章洪就不断的瞄准敌人发***弹,两个小时就打出了200多发炮弹。此时炮筒已经特别烫,必须降温。但是身边又没有水,唐章洪直接用小便给炮筒降温,之后抓紧时间继续开炮。
经过8个小时的战斗后,唐章洪已经打出了近千发炮弹,自己也浑身是伤。就在这时,敌人的一发炮弹落在了他的旁边。结果唐章洪的掩体被完全摧毁,他被埋在了里面。旁边的战友赶紧挖土,幸好有迫击炮架的阻挡,唐章洪才没被石头砸死……
(右侧为唐章洪)
此时战斗依然在继续,唐章洪不顾劝阻,爬出了防空洞,爬回自己被摧毁的掩体,用双手把自己的迫击炮挖了出来。
但是伤势太重的他呕吐不止,又一次晕了过去。战友为了保住他的性命,给他灌了***,唐章洪才苏醒过来。
说起这事,我们村就一个老人,原抗美援朝老兵,现今还健在,92岁了,退休金9千多刚不到1万,身体倍棒,天天晨练。
他讲过他的经历,他们一个连在战斗中都牺牲了,只剩下他和一个副班长,在一片豆子地里趴了3天,一动没动,饿了就是生豆子,只等到敌人撤了,他们俩才撤出来,走了9天才找到自己的部队,副班长受了轻伤,他没受伤,后来又参加了多次战斗,直到战争结束回国,他一直没有受伤,回国后升了连长,再后来就专业了,去了外省做了银行领导,他自己说,没有文化,哪做得了银行工作,就是个闲职,在那里结婚成家有了孩子,1***3年全家调回老家,仍是工商银行的干部,1980年他52岁就办理了离休,大儿子接班继续在银行工作,现在他的大儿子也早退休了。
他经常说起那次战斗的残酷,阵地上被敌人飞机狂轰滥炸,全连100多人,突然遭袭,措手不及,也没有防空武器,只能被动挨炸,轰炸过后还剩下十几人,就被敌人包围了,当时那片豆子地距离阵地有100米左右,在轰炸前有他们4个人是早被安排在豆子地里打断后的,4个人2组,一挺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不巧的是飞机的第一颗***就落在了那挺重机枪的位置,那2人当场牺牲,他和那个副班长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幸免遇难,接下来的一天里不见敌人,只见轰炸,剩下的十几人已经失去战斗力,也无法撤下来,被包围后全部牺牲了。200多敌人占领阵地后,在那里驻扎了2天,无战事,就撤走了,敌人走后,他和副班长扛着那轻机枪,走了9天,60多里地,才找到自己的部队,回到部队后,部队以为他们都牺牲了。他们报告了阵地情况,就跟着部队继续行军了。
据他说,由于他没有文化,也不知道为什么部署了那个阵地,那个副班长说那个阵地是一个交通枢纽,3天里也没看见有敌军大部队通过,后来经过的战斗就没有那么惨裂了,直到战争结束回国。
现在这个老人精神非常好,天天乐呵呵的,不喝酒不抽烟,既不下棋也不打牌,除了锻炼身体就是看电视新闻,特别喜欢看军事节目,喜欢给他的孙子和重孙子买玩具枪,玩具坦克,后来这些年他有2个儿子当兵,有一个孙子当兵,名副其实的军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