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疫情最新政策,能否进京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进返京人员需要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如所在区域七天之内有发生病例,将无法进京,要提前查询所在区域的风险等级。
如果开车进京,首先要办好进京证,路上做好防护,一定注意查询一下经过哪些服务区,有疫情的服务区千万不要停留休息吃饭。
进返京人员要及时主动向社区、单位、宾馆等部门报备,本人及同住人员配合做好隔离观察、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各项防疫措施。开展3天2检,即抵京2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后、72小时内完成第二次核酸检测,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探亲访友,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未出前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
疫情防控,***有责,国庆期间尽力减少进出京吧,提前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最新进京政策如下:
1.开展3天2检,抵京2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后、72小时内完成第二次核酸检测,抵京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阴性结果未出前居家不外出。
2.进返京人员严格执行进返京防疫政策,主动向社区、单位等相关部门报备,返京后居家健康监测3天。
3.对于通勤人员,继续执行进返京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政策。
4.7天内有1例及以上本土***病毒感染者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所在地级市其他县、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人员不再限制进返京。
5.进返京后主动报告,自觉遵守防疫规定,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探亲访友,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加强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不自行购药服药,不乘坐公共交通,及时主动报备,按规定就医。
最重要的是不要去中高风险区或者有新增病例的区,有过这样行程的,进京健康宝会弹窗,那都去不了,要居家观察,和三天两检。
如果是低风区的,进京基本是没有问题的,但万一健康宝弹窗,也需要三天两检,等第二次核酸结果出来后弹窗就会解除。
进京前,查看好自己的北京健康宝,确认是否为绿码,提前做好核酸,外省核酸结果也可以上传到北京健康宝。
对于低风险区,具体政策如下:
1
进京前7日内有新增本土******感染者所在县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
2
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
进京前,请提前打电话咨询目的地社区或单位,以电话咨询实际管控措施为准。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 010-12345
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北京健康宝”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正常进返京
开展3天2检,抵京2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后、72小时内完成第二次核酸检测,抵京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阴性结果未出前居家不外出。
进返京人员严格执行进返京防疫政策,主动向社区、单位等相关部门报备,返京后居家健康监测3天
对于通勤人员,继续执行进返京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政策。
7天内有1例及以上本土******感染者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所在地级市其他县、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人员不再限制进返京。
进返京后主动报告,自觉遵守防疫规定,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探亲访友,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加强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不自行购药服药,不乘坐公共交通,及时主动报备,按规定就医。
进返京风险人员及时主动报备。与官方公布的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人员、风险地区进返京人员、接到外省各级疾控中心电话告知为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立即主动向社区、单位、酒店等报告,配合做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店隔离、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各项防控措施,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告知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取相应管控措施。
进返京人员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方可来京,抵京后72小时内应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通勤人员按照现有政策规定执行)。进返京人员抵京后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倡导居家办公。
更新时间:2022年9月14日
★低风险进京最新要求:
✔有进返京***的旅客,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北京健康宝”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正常进返京,抵京24小时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抵京24小时后、72小时内再次进行核酸检测 ,抵京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未出之前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对于通勤人员,继续执行进返京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政策。
✔国内其他口岸入境人员在当地完成“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北京健康宝”绿码即可正常进返京。
【政策来源:2022.9.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新增本土***肺炎***感染者情况及健康提示》、2022.7.6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落实《新型冠状***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统筹优化首都疫情防控政策有关情况》】
市民朋友们,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从严从紧抓好首都疫情防控,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和市民朋友一如既往地理解和支持。因时因势优化调整有关防控措施,绝不是放松防控。我们将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慎终如始抓好首都疫情防控工作,维护首都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1年12月进京要求车辆限几号?
12月尾号限行具体规定:周一尾号5和0限行,周二尾号6和1限行,周三尾号7和2限行,周四尾号8和3限行,周五尾号9和4限行,周六周日不限行。尾号是字母的按0算,限行时间是早7点至晚20点。
北京限行新规:外地燃油车现在进京需要注意什么?
我也是外地车、开了四年了、没有京牌限制很多、注意看限制规则即可;
1、早7-9点、晚17-20:00点不能进入五环内道路、周六日及法定节日没有此限制。
2、进京证每年只有12次申请机会、每次7天、可在北京交警APP内办理、注意查看办理次数。
4、每周看尾号限行规定与京牌车一致。
5、以上规则为2021年规定、2022年新规马上实施、A、六环外用车不在限制进京证次数办理、b、六环内用车执行2021年规则、c、二环全境24小时都不能行驶、
以上就是外地车的所有规则、希望能帮助到你
2019年,在北京面对限行,外地车应该怎么办?
我作为一个在北京生活工作多年的外地人,觉得有必要把这些年对于买车及限行的看法跟各位网友分享一下。我特别理解一个外地人在北京打拼多年,积累了一些财富,买房买车是他们认为最基础的生活条件。过年过节可以开车带着家人风风光光的回老家,表示自己在外混的还可以或者开车去旅游,出行更自由方便一些。
首先限行是为了什么,并不是对外地人有偏见或者不公平,而是这个城市的交通确实不堪重负,需要疏解及限制出行方式。不止北京,目前有好几个一线城市都在实行限行。我住的地方离上班有近30公里,起初是也开车上班,后来实在忍受不了拥堵的路况改成了地铁通勤。习惯了地铁出行,反而觉得开车上班其实真的是遭罪。在路上看看新闻、看看书,不知不觉就到了单位,也避免了因为堵车产生易怒的情绪。
从明年11月开始,北京对外地车管制更加严格。所有外地车一年进京证允许办理12次,一次可使用7天。面对更加严格的***措施,我们倒不如看开一些。你的任何不满情绪对于限行的决定都起不到任何效果,不妨试着改变生活方式。比如,平时上班以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周末开车出去游玩一番;或者一月坐三周地铁,一周开车,不仅为绿色北京低碳出行,还可以节省开车养车的费用。我觉得可做的方式有很多,就看你自己如何对待。
有句话说的好:既然不能改变,那就尝试着用用另一种方式接受。
没有办法,只能执行。
不过发表一点个人意见,对于北京推出这种政策,能理解但很反对。
为什么能理解呢?因为北京的拥堵确实很严重,最近几年的限行、限购,效果有限。地方领导面对城市问题压力很大,而且北京也面临大气污染防治的压力。
那么为什么又说反对呢?首先,这些年但凡遇到城市管理问题,管理者都喜欢用“限”字来解决,买房限购、汽车摇号、外地车限行,简单粗暴,既不科学也不文明。其次,地域限制有违公平原则,如果所有地区都搞限外,将来必定寸步难行,出城就像出国一样难。
那么,如果不限该怎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答案也许感觉并不复杂,一句话就是:鼓励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同时提高自驾出行的成本,而不是一味限制,即使非限不可,也应该本地外地一起限制,比如特殊时期执行过的单双号。
如果我们的城市做好了公共交通出行的保障工作,提高了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那么自然而然就会有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城市里完全解决道路拥堵问题不太可能,但是缓解[_a***_]能做到的。
真正的外地人,开车来北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网上办进京证,特别方便。如果在进京的公路检查站办,也很方便。都是免费的。从2019年11月起,外地车进京有次数的限制,每台车每年只可以办12次进京证。每次最多是7天。总共是84天。可以分次办,也可以连续办,次数用完为止。实事求是地说,12次,84天,是完全够用的。谁没事总上北京呢?所以说,实际上,外地车来北京是更方便了。一年84天,连旅游都够用了!
新规定,其实对真正外地车来北京没有什么影响,是一个利好。但对以下两部分人的车辆在北京行驶有很大的影响:一是外地人的外地车。他们长住北京,在北京生活工作或学习经商等等。虽然不是北京人,但他们“漂在北京”,又离不开车辆,新规定,不能长年***了,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困难。二是一部分真正的北京人,他们长期摇不到北京的牌照,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了买台车,挂外地牌照的办法。因为非要用车,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他们绝大部分都是上的附近河北省城市的牌照,以廊坊,保定,承德的为多。面对新规定,我看不到能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为了大局吗,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大家是可以理解的。
从长远看,北京人只有靠摇号一条路。还有,就是新能源车,也就是电动车,开始不限号,现在想买的人太多了,也要排队,排好久,要等一年多吧!上海的方法是竞价拍卖号牌,用钱来平衡需求。相比之下,北京的方式更好。至于外地人外地车,能不“漂”,就不要“漂”了。因为“漂”的成本越来越高!北京的生活居住成本也是水涨船高。
解决方式有多种,区分不通情形:1.对于五环外工作、生活的人来说,可以买辆皮卡或者厢式货车,直接上京牌(货车牌照),排量虽然大了点,油耗虽然高了点,车虽然丑了点,但是可解决工作生活均在郊区的刚需族通勤问题。2.生活在六环外,工作在六环内,可以买4辆外地车,基本能覆盖全年,缺点是要买4辆车的保险,另外还得解决车辆存放问题……当然,郊区有好多地方的路边停车位是免费的……另外每辆车一年大多数时间闲置,也是种巨大的***浪费,所以如果资金不充裕,可买二手的……3.同上述情形,如果外地有亲友,可以和外地的亲友换车开……4.对于工作,生活均在城区的,可以租车开、可以打车,可以和有车牌的人结婚把车牌过过来然后离婚,可以收购有车牌的公司……这对有钱人都不叫事儿……对没钱的呢?别矫情了,公交地铁吧……虽然早晚高峰要么半天等不到车,要不等到了挤不上去……5.对所有人,都可以通过选择拼车方式,当然问题也很多……6.离开北京。对于受够了各种限制,又无力改变这座城市的人来说,也可以选择改变自己……或许挪一挪海阔天空……
城市化发展的通病,目前开看,基本无解。但是确实有能提升的地方。
1.针对北京本地人。一个家庭确实应该保证人家有一辆车。但同时,之前不限号的时候,一个人名下有很多车的应该取消其特权和号牌,或者一个家庭有很多车的,都应该销户。别问为什么,也别说不公平,因为现在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你们有很多车标的享受着***,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同时应该清理死户,占着茅坑不拉屎的。
2.针对外地人。外地人这个概念,其实不应该存在了。别说北京这个城市,整个中国,也都是中国人努力工作来支撑的。在北京工作多年,所谓的外地人,在北京工作,在北京纳税,在北京付出,早就和这个城市融为一体了。新北京人应该也要按照纳税年限,家庭情况,给予适度放宽政策。
3.已经不在北京工作的,号牌要收回,要注销,要清理!
4.居住和工作地离地铁近的,有方便交通的,应该坚持绿色出行。天天跟大爷似的,不开车出门走一步都难受的,有钱就觉得自己拥有全世界的人,真的是没素质的表现。公共***有限,人心贪念无限。什么事都得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