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该怎么学?
1、打好基础。
小学阶段最主要的还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打基础的时候。在一年级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学习拼音和笔顺,同时,一定要好好练字,一手好看的字对于后面的学习非常重要,如有需要建议去外面报班。
2、增加阅读量。
进入二年级以后,小朋友们的识字量已经达到自主阅读的水平了,要经常带小朋友去书店,挑选一些书籍让小朋友阅读。
3、开始写作。
进去三年级后,应该开始培养小朋友的写作习惯了,建议准备一本精美的本子,每周让小朋友写一篇周记,同时让小朋友画上一些图案,或者贴点贴纸,本子上还可以准备一些分区,可以让小朋友自由决定要做什么,另外建议每周在本子上从成语字典上摘抄一些成语,从成语上让小朋友接触到一些历史故事。
4、经过3年的时间打好基础,四年级五年级只要继续这么下去,小朋友的语文成绩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了。
孩子不喜欢语文,说感觉语文没意思。这问题是出在语文老师身上。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小学语文趣味性强,并且每篇课文非常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认知能力,只要老师稍有一点***,就能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二,小学语文知识面很窄,考点容易捕捉,考试很容易得高分,这也更能够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三,小学语文容易学,只要熟练掌握识字工具(拼音、笔顺笔画、边旁部首、查字典),就能自己读通课文,在读课文中识字,在读课文获得故事的乐趣,在课堂上如果老师稍加发挥,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就会得到飞跃提升。
你家小孩说学语文没意思,其原因有三。一是没有掌握识字工具,识字吃力,一篇课文读不下来,他自然就不想读,更没有兴趣读;二是重复的繁多乏味的作业,把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赶跑了;三是你孩子跟语文老师没有对上眼,或是被语文老师忽视了,所以孩子对语文课自然就没了兴趣,再加上每次考试都不好,老师家长的斥责,孩子怎么能爱得上语文呢?
找到了原因,我们再来对症下药。我建议:一,及时找语文老师沟通,让语文老师不再忽视你的孩子;二,一定要尽快地让孩子掌握且必须是熟练地掌握识字工具;三,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只要孩子能通读课,就能让孩子找到课文中有趣的故事;四,尽可能地避免孩子去做哪些毫无意义重复乏味的抄写作业,千万不能让孩子的课业负担压垮了他那稚嫩的身心。五,家长必须陪伴孩子一段时间,帮助孩子通关每一篇课文。
怎么通关呢?一是让孩子读通课文;二是让孩子通读课文;三是让孩子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是集中巩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孩子会写会认后再报听写,直至掌握为止,千万不要要求孩子每个字,或者每个词去抄写几行;四是和孩子一起去寻找课文的中心句,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如果家长能够这样坚持一段时间,我想你的孩子会重拾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要比其它科目好学,因为故事性强、生动感人,但是要想取得高分实在不容易。因为我们的语文词汇丰富、文章深奥、写作难度大。怎样学好语文呢?又怎么能提高语文成绩呢?我们首先分析一下试卷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小学语文试卷是三部分: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基础知识包括字、词、课文内容填空。因此抓住这些,语文成绩就一定能取得高分。
(1)、基础知识,这部分的字词全部是课文中要求掌握的。①每篇课文后面都有读读写写。“读读”包含两个意思,即要求会认读,也要知道词意,要求学会词的本意,也要弄懂词的引深意。例如“深”,文章的内容很深,指深奥难懂。这口井很深,指从井口到井底的距离。“写写”就是要求熟记会默写。针对课文的读读写写,一定要会背(背词、意义)会默写。字词的掌握千万不能松懈,只有多读多写、熟能生巧,没有别的办法。②课文内容填空,主要是一类课文(每个单元中的第一课)即讲读课文,这类课文中的重点段。因为这些重点,不但词语优美、可读性强,而且写作方法有独到之处。既要背诵也要写作上模仿。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成绩,这是课堂学习的重点,一定要做到融会贯通,功夫不负有心人。
(2)、阅读,试卷中阅读的短文和一类课文结构相似,所考试的作答问题,答案就在文中。要想取得高分,必须多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道理***都明白。怎样读呢,要带着问题读,边读边想边悟,也可以边读边圈画,画出题中关键的词句、重点,然后作答。说的简单做起来就困难多了。这就要求孩子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认真做听课记录,便于复习巩固。(3)、写作,试卷上的写作,就是平时练写的习作。要想作文拿高分,怎样才能做到呢,要多读适合同年级的课外书。多读书的同时,要练习写小作文(日记),把自己的感想、收获写下来,也要按照单元中的习作要求去练写。把自己写好的作文要多读,读中找出习作中的好词句是哪些,是否围绕中心,重点是否突出。还有哪些地方写得不具体、没有突出中心,读后再修改,修改后再读,直到满意为止。
总之,语文成绩的提高,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是持之以恒学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