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羹尧担任的抚远大将军属于什么级别?当时地位如何?
年羹尧是雍正皇帝早期最为信任的重臣,手中掌握着无比巨大的权力、受尽了雍正皇帝的恩宠,同时也因为权力太过于巨大而培养出了极其飞扬跋扈的性格,所以才铸就了他被雍正皇帝下令***的结局。
年羹尧和雍正皇帝的关系非常亲密,在雍正还没有当上皇帝之前,他的妹妹就被康熙皇帝指婚给了雍正,成为了雍正的侧福晋,而在雍正当上皇帝后,他的妹妹更是被雍正皇帝封为了贵妃、成为了后宫中仅次于皇后的人物。
年羹尧后来之所以能拥有那么大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跟雍正亲近的关系,除了这份关系之外,他本身的能力也是不得不提的。
在雍正成为皇帝之前,年羹尧就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权力、被授予了巡抚大臣的职位。
在雍正皇帝上位后他之所以能飞升那么快,主要就是因为雍正皇帝觉得他不可能背叛自己、觉得他在地方上掌握更多权力能更好地为自己巩固地位,所以才在后来一步步把年羹尧扶持到了那么巅峰的位置上。
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年羹尧一共担任过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扶远大将军等重要职位。
在这些重要职位中,抚远大将军是值得我们细致了解一番的。
抚远大将军的职位很多人都有所听闻,但是关于这个职位的权力大小却很少有人了解得清楚。
从简单点来说,清朝时期的抚远大将军就相当于其他历史时期的兵马大元帅,是那种战争爆发期间某一个区域内军方的权力最高者。
不仅如此,只要在战争爆发范围内,那当地的所有政务都要受其掌控,是那种集军权、***于一身的重要官职。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抚远大将军这帽子也只有满清这拉大腿的王朝能整出的玩意。如果您要问这帽子他是啥级别,老梁郑重其事的告诉你,这玩意说好听点是超品,说的不好听点它就是没品。
您把这满清从大到小的红顶帽子挨个捋一遍,就会发现没这东西。
扯到这里估计大家伙就要问了:“现如今那满霸屏的大辫子戏,咋老是说抚远大将军,听着好像官挺大的,难道是电视剧是骗人的?”
那倒没有。这东西其实是个临时设置,您可以把这身份看成是钦差,当然他这钦差是个纯武职,但实际的权限比钦差还高一筹。
那么有多高呢?老梁给大家伙解释一下。
满清那会出现比较大的战事的时候,就找一个大臣来统兵,统筹全局去摆平这战事。因为满清是文武分治,文官管理不了武官,而武官也不鸟文官。但打仗这事是一个动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您在前边和敌人怼,这后边还得靠文官来调度。在这节骨眼上您再来个文武分治,那叫互相拆台,这仗也不用打了,大家伙摇着小白旗直接投降就得了。
所以抚远大将军虽然是个武职,但只要是辖区内的官,您不管是啥一品,二品,文官还是武官都受人家节制,如果不服管教,抡刀子直接剁了你的权利也是有的。
当然抡刀子剁个一品大官,一般的抚远大将军是不会干的,还是会给当权的皇帝打个小报告啥的,让皇帝去剁,毕竟这事牵扯的是皇帝的权威,所以只是理论上有这权限。但您千万别把他当摆设就成,不然遇到一个较真的抚远大将军,您这脑瓜子肯定就下来了,给您整个先斩后奏啥的就完求了。
所以这帽子大到***以时日就能割地一方,成为割据势力诸侯的可能。这帽子一般也只给皇帝的兄弟,儿子或者绝对亲信的人戴戴。
抚远大将军是清朝时期,为了处理重大***而专门设立的。在清朝268年的统治中,一共出现了九位抚远大将军,都是皇帝的绝对亲信。
清朝的抚远大将军,并没有固定的品级,但是辖区内就算有一二品大员,也要听抚远大将军的指挥,总督巡抚也要受到节制。
按照受封抚远大将军人员、所辖兵力的不同,当然权力大有不同,就像熙第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在担任抚远大将军时,被称为“大将军王”,可见位至极品。
虽然没有固定的官职,但是权力之大,世所罕见,甚至于抚远大将军,有先斩后奏之权,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另类的钦差大臣。
清朝历史上的九个抚远大将军,基本上都是为了平定蒙古等边疆地区而设立的,虽然都是皇帝的亲信,但是也受到皇帝的防备猜忌,一旦战事结束就要立即上缴权力,否则就将视为谋反,就像年羹尧一样下场凄惨。
年羹尧深得雍正的信任,在雍正没有登基的时候就已经投靠了雍正,甚至在雍正登基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从龙之”功。
而雍正继位后,立足未稳之际,青海发生叛乱,年羹尧受封抚远大将军,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剿灭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被尊为“年大将军”。
年羹尧,赫赫有名的清朝大将军,一生跌宕起伏,曾位高权重,红极一时,最后却身败名裂,死在狱中,实在令人唏嘘。
年羹尧是因为战功走向仕途高峰的,但其实他并不是武将出身,而是和大多数梦想入仕的人一样,自幼苦读四书五经,考取功名,***的是他年纪轻轻就进士及第,得以入仕,且被康熙看重,三十岁之前就已经官至巡抚。
康熙赏识提拔的知遇之恩,年羹尧十分感激,并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担任巡抚期间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施恩一方,因此康熙对他更加另眼相待、寄予厚望。
准噶尔入侵时,还不是将领的年羹尧,负责后勤工作,不能上阵杀敌就尽己所能保证军队的衣食住行,年羹尧再一次表现出了过人的才能,后来年羹尧入京觐见皇帝,皇帝以弓箭相赠,以示嘉奖,恰逢此时有地方叛乱爆发,年羹尧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平定了这场叛乱。
康熙看到了年羹尧的能力,也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任命和当时的抚远大将军一起执掌军务,请注意这个时候的年羹尧还没有被任命为将军。
年羹尧被任命为抚远将军是在雍正继位之后的事情,在雍正还是雍亲王的时候就看中年羹尧的能力,有意拉他入伙,而年羹尧也很看好雍正,两人一拍即合,雍正还纳了年羹尧的妹妹为侧福晋以稳固联盟,自此年羹尧鞍前马后,成了四爷党的核心人员,雍正对他是也是非常信任倚重的。
雍正继位后不久,青海发生叛乱,雍正便正式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平定叛乱,年羹尧不负所托,出色地完成了平叛任务、大胜而归,得到了雍正的嘉奖,年羹尧抚远大将军的名号也自此响彻***大地。
那么,风光一时的抚远大将军到底是什么段位的军官,在清朝的地位如何呢?
(年羹尧影视形象)
抚远大将军并非常设武将官职,只有在有重大作战行动的时候才会设立,比如说平定吴三桂、噶尔丹、罗布藏丹津等等。之所以不常设,就是因为抚远大将军的权力太大。
一旦抚远大将军挂印出征,则就是战区内的最高统帅,可以统辖战区内的所有军政大权,也就是说除了提督、将军等武将要受其节制,就连总督、巡抚等文官也要受其节制,战区内如有任何人胆敢违抗抚远大将军军令,则抚远大将军可行先斩后奏之权,就这一点就足见抚远大将军之权高!
(年羹尧画像)
清朝先后有九任抚远大将军。抚远大将军最早设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授予信郡王鄂扎,以平定察哈尔布尔尼。随后又设置过八任抚远大将军,分别为:大学士图海、裕亲王福全、领侍卫内大臣费扬古、康熙皇十四子胤禵、辅国公延信、川陕总督年羹尧、大学士马尔赛、康亲王崇安。
虽然抚远大将军并无品级,但从这九任抚远大将军来看,多为皇室宗亲,品级更是属于超品,而最低的也就是唯一的汉员年羹尧了,也是从一品的总督(兼兵部尚书衔)。如果要算品级的话,抚远大将军也必须是超品级别的!
而出任抚远大将军的年羹尧的地位究竟如何呢?可以这样说,年羹尧就是当时西北的土皇帝!
(雍正皇帝***形象)
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雍正发出上谕:“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这也就是完全将西北的军政完全交给了年羹尧。而且不仅于此,雍正还特命云、贵、川三省的地方官员也要听命于年羹尧,这也几乎是将西南的军政大权也交给了年羹尧!
平定罗布藏丹津以后,雍正极为高兴,晋升年羹尧为一等公(这是除了清初的几位异姓藩王之外,公爵是异姓能够获封的最高爵位了)。
雍正二年(1724年),年羹尧在进京的路上,蒙古王公要跪迎之。而到了直隶和陕西时,他同样下令直隶总督和陕西巡抚也要跪迎,要知道直隶总督乃总督之首!进京时,前去迎接的王公以下官员都要跪迎,由此可见年羹尧在当时之权势,也足见年羹尧之嚣张跋扈,这为随后他的迅速陨落埋下了伏笔!
(年羹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