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过日本的朋友,说说在日本的感受如何?
2016年,我去日本探亲。我五姨在日本东京定居十八年,五姨父是个日本侵华鬼子的遗孤。被好心的中国养父母给抚养长大了。1945年,日本投降后,五姨夫的父母不幸得了绞肠沙,双双毙命,当时五姨夫才两岁。被好心的中国人给捡到,当时,他呀呀呀学语!人事不知!五姨夫的养父母没有生育小孩子,就抱养了他。上世纪八十年代,五姨父的日本亲戚,辗转找到了他。五姨夫的养父母去世之后,全家人就到日本东京定居了!
当我到了日本,走在了日本东京街头。首先让我非常非常非常震惊呢!街道是非常非常干净,一尘不染呀!当五姨家的小表姐,带着我去了她们家时,那是一个干净!简直是宾馆的感觉呀!啦啦啦,窗明几净了!我问咋这么干净呢!她回答说,入乡随俗呀!人家都这么干净啊!日本人都追求简单即是美!奉行断舍离!简约主义!把不需要的东西,都捐给需要的人!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这点,也值得国人学习!
当我熟悉了以后,敢一个人逛东京的银座商城,地铁,公园之后。对于日本,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地铁里,大家都井然有序,没有人争抢座位,也没有人启声喧哗,让我很惊讶!沉默的民族!而且,很克制!在日本的一个月,没有见到大声呼唤,吹胡子瞪眼的人,彬彬有礼呀!一次,我和五姨夫的几个孙子去一家小饭店吃饭。我一不小心,把菜汤洒了,溅到邻座客人的鞋子上,这位彪形大汉,和颜悦色的问我,有没有烫到手!这是小孩子们翻译给我的!日本人很友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还有,大冬天的,许多日本幼儿园,小学生,上体育课,都穿的特别少,谓之寒冷煅练。强其体魄,劳其筋骨。日本人富了,也不娇养孩子!让我很佩服!
来到东京首先第一印象就是很干净,卫生。地上基本上没有垃圾。另外就是空气很好,新鲜。感觉不到污染··人们的穿着很时尚,大方。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很干净,时髦·· 在国内都说日本人对中国人有敌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看到日本人很热心,有礼貌,如果你问路的话,他们会把你一直领到你要去的地方。对中国人没有什么反感,就是有反感也不会露在表面的。总是在笑嘻嘻的和你说话。感觉到很温暖·· 最让人感到佩服的是在日本是车让人,刚开始不习惯,一直在等车过去,可是对方也在等你过,所以感到很吃惊。不像中国有钱的人开车横冲直闯的。过马路时大家都会等信号。 在饮食上恐怕中国人很难适应。一是太贵,二是量少。再就是生的东西比较多,不过,日本有很多中华料理,可以去吃的··
没有去日本之前,对日本有很大的误解,人特别冷漠、英语不好、对中国人不友善、物价高等等。去了四次以后,发现有很多完全不是这样的。例举几件发生在我身上的小事。
一:涉谷的万圣节狂欢
第一次去日本,就是去参加万圣节的活动,预定之前,横滨的朋友就问我,选不选择这个时间来日本,我想看看国外的万圣节活动,于是这个时间去的东京。那天涉谷的气氛异常的热闹喧嚣,很多奇装异服人们,我想和他们合影,这次我第一次主动打招呼,我以为会有人拒绝,结果都特别的主动,愿意一起拍照,还摆了很多不同的poss。
二:热心的帮助
1:坐错车的帮助
东京、大阪、京都、名古屋的交通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复杂了,虽然我也是在大城市上海,但是第一次去东京就懵了,交通真的很复杂。JR、名铁、近铁、新干线、地铁等等,我是完全的一脸蒙蔽,本来就是路痴小白,又是我一个人出门,坐错车竟然也成了家常便饭。两次印象特别深刻,第一次是坐车到涉谷,我以为是终点站人全部下车,结果不是的,后来就坐过车了;第二次是錦糸町駅,它的两条线,我以为可以同站换乘,结果不是的,又错车,还有碰到其它的问题,每次询问,都会有热心的人帮助。
2:迷路的帮助
横滨站到新横滨站,我也坐错车,然后问了人,再次坐对车,交流的途中,那个人问我到哪里,我告诉他到王子饭店,后来出站的时候,他直接带我去了那里。如果他不带我,我想我肯定又是会迷路。在名古屋站的时候,找一家鳗鱼饭的店铺,也是一直迷路,怎么都走出去,问了人,有告诉我路线,结果见我不是很明白,直接带我去的鳗鱼饭店铺。
三:英语很好
迷路、问路、入住酒店等等,碰到的日本人,英语都特别好。完全不是那种英文听起来很奇怪。
本人因学习和工作关系,从五年前到现在也去过几次日本,时间加起来有两年多吧,虽然以东京为主,但也在京都、大阪、奈良、神奈川、千叶、埼玉、冈山、鹿儿岛等地停留过一些时日。大的方面而言,东京大阪这样的大都市和地方的物质生活体验确有不同,不过相同的方面也不少,下面简单聊聊。
首先说说日本的道路体验。日本的道路比较干净整洁,这跟空气湿度大不无关系,即使在乡下土路上走,鞋子也不容易变脏。行人素质较高,路面上垃圾很少,很少见到走路吸烟的人,有专门的吸烟地点。日本的车道很窄,但规划合理,并不拥堵,显得车也不多。一般人虽然都有足够多钱买车,但出行更多首选电车。而且日本的车基本都是丰田、本田、斯巴鲁、铃木这样的国产车,车型很小,估计是出于节能环保的考虑。如果不是在都市的话,道路两旁总有绿色植物,随季节变换颜色,让人惬意。日本都是车辆避让行人,有的地方定时“封路”,挂上“步行者的天国”,汽车就不让走了。
再说说日本的大学体验。日本的大学面积都不大,校园里一般没有学生宿舍。教学楼很干净很新,即便是百年名校,也会通过装修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由于没有宿舍,学生们的住宿基本自己解决,通学基本都要坐电车。之前学生们喜欢在车上读书,但随着手机的普及,现在都在电车上听音乐打游戏了。而老一辈人依然保持着车上阅读的习惯。电车属于公共场所,看不到车上打电话或吃东西的情况。关于大学上课,学部生(相当于本科生)和院生(研究生)不一样,虽然都要求修学分,但学部生更多去上大课,院生则更多参与小型讨论课。一堂课90分钟,和国内没啥区别,但日本学生更多的精力用在社团活动上。
再说说和日本人的交往体验。日本人普遍比较客气,服务意识强,这一点买东西的时候最能体会当“上帝”的感觉。去银行、市役所办事情,工作人员比较礼貌,耐心。坐公交下车时,司机会说“谢谢”。社会比较安定,一般将行李落在电车上,第二天去和车站工作人员联系,他会帮你问,然后告诉你去某某站去领。我在日本电车上丢过两次笔记本,都找回来了。当然,日本也有不待见华人的右翼分子,但只是一小撮,平时见不到,不过一有***的时候就暴露出来了。